一名44岁的男性患者在右膝前方出现慢性肿胀已持续至少5至6年。他在10年前曾有外伤史。没有伴随疼痛,但体检时发现关节活动范围减少。
X线检查显示右膝关节肿胀,主要累及髌上区,伴有透明度减低及髌骨向外侧移位(图1a和1b)。
MRI显示中等量关节积液,因存在弥漫性赘生物导致关节囊明显扩张;这些赘生物在T1序列呈高信号(图2),在T2*序列呈低信号(图3),在PD序列呈高信号,但在脂肪抑制(FS)序列上呈低信号(图4a、4b、4c和4d)。此外,积液延伸至一个Baker囊肿,大小约为63×23×14 mm(图5a和5b)。
背景
“树状脂肪瘤”(Lipoma arborescens)是一种罕见且良性的关节内病变,其特点是滑膜膜绒毛状增生,并由成熟脂肪细胞替代滑膜下组织。此病通常发生于膝关节,但也可累及肩、肘、腕、髋和踝关节[1,2]。
发病机制
该疾病表现为正常滑膜组织转变为肥大的绒毛,并有大量脂肪沉积。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慢性炎症、创伤或退变性关节病有关[2,3]。最新研究将其分为两种形式: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形式最常见,通常与退变性关节病或半月板病变相关,多见于老年患者。相较之下,原发性树状脂肪瘤以明显的肥大绒毛为特征,多见于年轻成人,且无其他关节异常[4]。在本病例中,虽有膝部创伤史,但并未发现陈旧性骨折或退行性关节炎的迹象,而广泛的肥大绒毛提示为原发性病变。
临床观点
患者通常表现为慢性关节肿胀、可变的关节痛以及活动范围受限。其症状可与其他关节疾病(如关节炎或滑膜炎)相似[5,6]。
影像学观点
平片 – 有时可见脂肪透亮影于软组织病变中,但通常被相关关节积液所掩盖。常见退变性改变,而骨质侵蚀罕见[2]。
超声 – 通常可显示关节积液及回声增强的“叶片状”突起。
CT – 可显示关节内低密度肿块,提示其为脂肪成分,且增强微弱或无显著增强[3]。
MRI – MRI是诊断树状脂肪瘤的最有效方法。其典型表现包括:
预后
保守治疗 – 初始治疗可采取抗炎药物及物理治疗以缓解症状。
手术干预 – 常需行关节镜滑膜切除术或开放式滑膜切除术,以去除脂肪性绒毛增生。若病变引起明显症状或功能受损,则尤需此措施。
预后 – 手术治疗后总体效果良好,大多数患者可获得症状缓解。复发并不常见[5]。
要点提示
树状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关节内病变,表现为滑膜内的脂肪性绒毛增生,最常见于膝关节。其临床表现包括慢性关节肿胀及可能的疼痛,经常与关节炎相似。MRI是诊断的金标准,可见 T1 高信号及脂肪抑制序列低信号。若需长期缓解,通常需行手术切除。
树枝状脂肪瘤
根据提供的 X 光片和 MRI 图像,可见右膝关节间隙内存在多发“叶状”或“絮状”软组织增生影,呈现如下特点:
整体影像学特征高度提示关节内脂肪样绒毛增生性病变,邻近骨质未见明显侵蚀或明显骨质异常。
结合临床和影像表现,脂肪树状瘤(Lipoma arborescens)最具代表性。
结合患者长期膝关节前方肿胀、轻度外伤史、MRI 脂肪成分高信号并呈树枝状增生等特征,最可能的诊断为:
脂肪树状瘤(Lipoma arborescens)。
若需要进一步明确,可行关节镜下病理活检以排除其他少见滑膜病变。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先行保守治疗,包括:
若关节活动受限明显或肿胀长期存在,可考虑关节镜下或小切口行滑膜切除(Synovectomy)。手术目的在于去除过度增生的脂肪滑膜组织,减轻关节机械摩擦并改善活动度。
治疗后或保守管理阶段,皆需配合个体化、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
对于关节已有退变或手术后恢复期患者,可在专业康复师或运动医学专家指导下进行,以保证安全性与有效性。
本报告仅基于所提供的病史与影像信息作初步分析,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性意见。具体诊疗方案仍需结合患者全面检查及专业医生面诊意见。若病情变化或症状加重,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树枝状脂肪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