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30岁女性因左肘部肿胀2年就诊。伴有轻微疼痛,并 逐渐增大。无其他已知合并症。无恶性肿瘤家族史。
检查时可触及单发、质地坚实且有压痛的包块。全身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MRI检查显示,在尺骨鹰嘴突附近的肘关节内侧发现异常信号强度病灶,累及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该病灶与肌肉相比在T1序列上表现为轻度高信号,并可见部分局部突出的高信号区域。在T2和T2脂肪抑制(FAT SAT)序列上呈高信号,增强后显示不均匀强化。病灶侵及皮下脂肪,皮肤与肿瘤之间仅有很小的界面。尺神经也被肿瘤侵犯。病灶紧贴尺骨,但未见骨皮质破坏或异常骨信号。未见肘关节受累。
肘部软组织肿瘤较为罕见,据文献记载其发病率约为3.8% [1]。大多数肘关节周围的软组织肿瘤为良性 [2],尽管恶性肿瘤较少见,但它们确实存在,并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组织学特点。此类肿瘤的处理具有挑战性。仔细的报告、病理学诊断和治疗对于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非常重要。漏诊或延误诊断可能导致不良结果 [3]。
透明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肉瘤类型,约有50%发生于下肢,其次是上肢,也可偶见于颈部或躯干 [4]。它主要影响年轻人群,并有女性易感性 [5]。该肿瘤具有侵袭性,形态上与黑色素瘤相似,但与黑色素瘤不同的是,它具有t(12:22)(q13:q12)染色体易位,影响EWSR1-ATF1基因 [6-7]。
增强MR成像被认为是评估肿瘤与神经血管受累、范围、分期以及术前评估的最佳工具 [8]。文献检索显示,透明细胞肉瘤在T1和T2W像上的信号呈现极大变异,可以从低到高不等。由于肿瘤中可能存在的黑色素产生顺磁效应,导致T1缩短,使其在T1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但在T2像上则表现为低信号 [9]。然而,肿瘤也可能在T1和T2W像上均呈低信号,而且在显微镜下可能并不存在细胞内黑色素 [10]。因此,术前使用MR做出诊断的准确性可能受到限制。
在本例中,T1和T2W像均显示高信号。显微镜下,取自该标本的切片可见病变位于较深的皮下组织。高倍镜下可见由梭形或纺锤形细胞紧密排列成巢状或束状,这些细胞具有椭圆至长形的泡状细胞核以及不等明显的核仁,形态上类似黑色素瘤细胞。细胞质内未见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对S-100、Sox-10以及Melan-A呈阳性表达。FISH检测证实肿瘤存在EWSR基因重排。
在组织病理学检查中,没有特异性标记物可用于诊断。对透明细胞肉瘤进行的分子遗传检测则发挥了作用(8)。透明细胞肉瘤中已观察到染色体易位。在本例中,分子检测显示22q12易位。此种易位尚未在黑色素瘤中被描述。
尽管软组织肉瘤诊断的金标准是组织病理学检查,但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支持和缩小鉴别诊断范围,以指导外科医师。在MRI检查中,T1高信号应高度怀疑恶性黑色素瘤。然而,如果肿瘤局限于软组织且表皮无或仅有少量受累情况,也可提供一定帮助。在某些情况下,T1高信号亦可存在于肿瘤内出血,这是一种潜在陷阱,应结合正确的临床情景纳入鉴别诊断。如前所述,透明细胞肉瘤是一种恶性间叶性肿瘤,其预后较差,具有40%的肺转移和至少30-50%的淋巴结转移的高复发率。转移通常发生在初次诊断十多年后。肿瘤直径>5cm、坏死以及区域淋巴结受累是预后不良因素。对这种罕见肿瘤的认识非常关键,应当对位于四肢深部的肿物提高警惕,并将其纳入鉴别诊断之一。然而,由于其信号表现多变,MRI对其诊断的价值仍然有限。
已获得书面知情患者同意,以用于发表。
透明细胞肉瘤
患者为30岁女性,主诉左肘部肿胀2年,轻微疼痛,肿块逐渐增大。根据所提供的MRI图像,可见左肘关节附近软组织内占位病变,界限尚可辨,呈较明确的软组织肿块。病灶在T1加权像上显示高信号,在T2加权像上亦可见相对高信号,注释提示病变内部可能含有特殊成分(如含黑色素或出血等),并可见一定程度的对比增强。周围神经血管束走行尚可,但仍需仔细关注局部侵袭和软组织受累情况。
病灶所在深度位于皮下组织较深层,部分与肌肉筋膜毗邻,整体边缘相对清晰,但需结合病变生物学特性判断是否具有潜在侵袭性。
以上为本例最常需鉴别的诊断,因都可在软组织内形成肿块,且可出现T1高信号。
结合患者年龄、症状表现(生长缓慢,疼痛不显著但逐渐增大),MRI所见(T1和T2加权像高信号),以及病理与分子检测(免疫组化S-100、Sox-10、Melan-A阳性,以及EWSR基因易位),综合判断最符合 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
如需进一步明确肿瘤范围与潜在转移,可考虑行更精准的影像学评估(如全身PET-CT)或必要时关节镜/病灶周围活检,以排除其他少见类型肿瘤。
在明确肿瘤治疗方案后,康复训练需与手术部位以及患者整体身体状况相结合,注重个体化与安全性。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应保持密切随访,及时检查是否有复发或转移迹象,确保安全性与康复进展的平衡。
本报告基于现有影像及病理等信息进行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的面对面诊断或专业医生的意见。具体治疗方案及康复计划应由专科医生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综合确定,如有任何疑问和变化,应及时与临床医疗团队沟通。
透明细胞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