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寻常的嫌疑:远端胫骨骨软骨瘤导致趾长伸肌腱鞘炎

临床病例 18.10.2024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32岁,男性
作者: Shaurya Sharma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位32岁男性,因左小腿远端前侧在过去4个月中出现疼痛和肿胀来就诊。体检时可触及一个波动感肿胀,并伴有深部坚硬突起。患者接受了左小腿的X光检查以及局部肿胀部位的超声检查。

影像学表现

左小腿的前后位和侧位X线片(图1a和1b)显示在左胫骨远端干骺端区域的前外侧部分出现一个边界清晰、无蒂的骨性病变,与其下方骨的骨小梁结构相连续。可见覆盖于该骨性病变表面以及踝关节前方区域的软组织肿胀。

肿胀部位的超声图像(图2a和2b)显示该骨性病变,其表面呈高回声并伴后方声影,覆盖有一层最大厚度约1.5毫米的低回声结构,提示软骨帽的存在。

可见左侧趾长伸肌(EDL)和第三腓骨肌共同肌腱鞘增厚,并伴有腱鞘积液,主要呈清晰的外观,内部回声较少(图3a和3b)。肌腱轻度增厚,未见明显内部血管信号;但周围轻度滑膜增厚显示肌腱周围血流信号增加(图4)。

病情讨论

背景

骨软骨瘤是良性骨肿瘤,由覆盖软骨的骨质突起生长而成,也被视为发育异常,常见于长骨如股骨或胫骨,尤其在青少年和年轻成人中常见。虽然通常无症状,但有时会引起疼痛或功能障碍。

临床视角

骨软骨瘤可以是多发性的或单发性的,对于多发性的骨软骨瘤,常见于多发性遗传性外生骨疣综合征。骨软骨瘤的并发症包括畸形、骨折、血管受压和假性动脉瘤形成、神经系统后遗症、表面滑囊形成,对周围软组织(如局部腱鞘炎)的机械刺激,以及恶性转化 [1]。

影像学视角

虽然X线片是诊断骨软骨瘤主要特征的理想手段,但超声或MRI能够更好地界定其相关并发症。X线片可显示典型的干骺端骨质突起,与母骨髓腔相连续,并常伴有周围软组织肿胀或畸形的表现 [2]。MRI可清晰显示骨软骨瘤的软骨帽,并突出周围软组织炎症,包括腱鞘增厚,提示腱鞘炎。根据影像学表现,可将腱鞘炎分为活动性渗出性(与感染或痛风相关,以液体积聚为主)、急性增殖性(见于炎性病症,以滑膜增生为主)、慢性及狭窄性腱鞘炎。慢性滑膜炎在影像上表现为明显(活动期)或轻微(非活动期)的腱鞘增厚、液体积聚,以及腱周围或腱内的高血流征象,并可能出现米粒体形成。

结局

这种病例的治疗通常包括手术切除肿瘤,以减轻对周围肌腱的压力。同时,可使用抗炎药物或皮质类固醇注射来缓解与腱鞘炎相关的症状。物理治疗也有助于康复并恢复肌腱功能。

要点/教学要点

骨软骨瘤虽然是良性的,但在出现骨折、血管损伤、周围神经或脊髓受压、对软组织的机械刺激或恶性转化时,可能会出现症状。识别这些并发症对于患者的合理管理和预后至关重要,其中一些并发症仅通过超声就可以诊断,无需MRI检查。

已经获得患者关于出版的书面知情同意。

鉴别诊断列表

滑液囊炎
原发性伸趾长肌腱鞘炎
继发性腱鞘炎
腱鞘囊肿

最终诊断

继发性腱鞘炎

图像分析

X线片

icon
左下肢远端小腿及踝关节区的前后位 (1a) 和侧位 (1b) 放大射线片显示在左胫骨远端前外侧面远端干骺端区域出现一宽基底的骨质突出(黄色箭头),其髓腔和皮质连续,提示骨软骨瘤。可见覆盖于该骨性病灶(蓝色箭头)以及左踝关节前方(红色箭头)的软组织肿胀。
icon
左下肢远端小腿和踝区的前后位(1a)及侧位(1b)放大X线片显示,左胫骨远端干骺端前外侧表面出现一个宽基底的骨质突起(黄色箭头),其骨髓和皮质相连续,提示骨软骨瘤。可见软组织肿胀位于该骨性病变(蓝色箭头)及左踝关节前方(红色箭头)处。

B型超声

icon
在纵向(2a)和横向(2b)平面进行B模式成像时,该骨性病变的图像显示骨软骨瘤具有回声特征。
icon
纵向(2a)和平面(2b)上的 B 型超声图像显示了骨性病变为骨软骨瘤,并带有高回声特征

B 型超声

icon
骨软骨瘤远端的B超横断面(3a和3b)显示伸指肌腱增厚
icon
在骨软骨瘤远侧的 B 模式超声横切面(3a 和 3b)显示伸指肌腱增厚。

多普勒图像

icon
多普勒图像显示在伸趾长肌腱周围以及滑膜鞘沿线血流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