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5岁的男性患者,右肩疼痛和活动受限已持续6个月,临床怀疑为冻结肩,被转诊进行MRI检查。
诊断发现——小圆肌中度脂肪萎缩,并在三角肌中部浅层纤维出现局灶性脂肪萎缩。
其他发现——冈上肌腱病伴冈上肌中度萎缩。肩胛下肌腱上部纤维局灶性部分撕裂。
四边形间隙综合征(QSS)是一种罕见疾病,其特征是在四边形间隙内压迫腋神经和
肱骨后回旋动脉(PHCA)[1-5]。
腋神经支配小圆肌和三角肌,小圆肌和三角肌,它们主要负责外展和外旋 (6)
四边形间隙的上界为小圆肌,下界为大圆肌,内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界为肱骨干 [7]
QSS 的病因尚不明确,大多数患者有反复的过顶活动史(如棒球、排球运动员)。撞击最常见的原因是创伤、纤维条带或肌肉边界肥大。其他罕见原因包括盂唇囊肿、骨折后形成的血肿、骨软骨瘤、脂肪瘤、腋窝神经鞘瘤、动脉瘤及肱骨后回旋动脉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以及作为胸外科手术后的罕见并发症。其他罕见的解剖变异包括肱骨后回旋动脉异常起源的桡侧副动脉,以及一种起源于肩胛下肌前表面、沿腋神经下方走行并附着于肩关节的肩胛下肌附加肌,也可能导致 QSS [6]
当怀疑 QSS 时,通常通过影像检查确诊 [3]。MRI 显示小圆肌脂肪变性,可伴或不伴三角肌萎缩 [1,7,8,9]。
大多数 QSS 病例显示其他检查结果,最常见的是肩袖撕裂和肩锁关节炎 [7]。在我们的病例中,发现冈上肌腱病变伴肌肉萎缩,以及部分肩胛下肌腱撕裂。
识别四边形间隙综合征的 MRI 表现并排除其他需要手术治疗的异常(如肩袖撕裂),可帮助对这些患者进行合适的非手术治疗。如果在四边形间隙内存在占位性病变,则需要手术减压。大多数 QSS 病例由无法在 MRI 上识别的纤维条带引起。对理疗无效的顽固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这些纤维条带。
在 MRI 中,Parsonage-Turner 综合征通常累及不止一块肌肉,甚至不止一个神经分布,从而可与四边形间隙综合征区分 [7]
已获得患者的书面知情同意用于发表本病例。
四边形间隙综合征
根据提供的MRI序列图像,主要可见:
综合临床症状与影像所见,可能的诊断或鉴别诊断包括:
基于患者年龄(55岁)、临床症状(肩部疼痛伴活动受限半年)、检查所见(MRI显示小圆肌萎缩以及肩袖部分撕裂)并结合文献报道及病变部位特征,最可能的诊断为:
Quadrilateral space syndrome(四边孔综合征),合并肩袖腱病变及部分撕裂。
若需进一步确认,可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评估腋神经功能,排除其他神经病变;对于可疑肿物或其他占位性病变,必要时可行MRI增强或MRA检查。
针对四边孔综合征的患者,治疗以保守方法为主,辅以针对性康复训练。在合并肩袖部分撕裂和肌腱病变的情况下,可考虑以下策略:
建议患者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若出现明显加重疼痛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评估。
本报告为基于现有信息的参考性分析,不可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建议。具体诊疗请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及专科意见。若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就医。
四边形间隙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