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内侧距下关节脱位

临床病例 21.01.2022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45岁,女性
作者: Rahim Amer Ouali1, Nicolas Bossu2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45岁的女性患者从大约2米的高度坠落,左脚着地后被送至急诊室。

她主诉剧烈疼痛,足轴偏离,伴有肿胀以及严重的活动受限。

她没有出现感觉缺失,足部脉搏存在,皮肤重新着色时间正常(约2秒)。

根据临床表现,怀疑她存在骨折或脱位。

她被转介至放射科进行检查。

进行了X线检查,随后进行CT扫描以进一步明确病变特征。

影像学表现

左足的X光(图1和图2)显示舟骨外侧骨折以及距舟关节的内侧脱位,可能为第一度(距舟关节脱位并伴后部距跟关节半脱位),并出现跗窦开放。

鉴于X光上存在关节内骨折和脱位,为更好地了解解剖关系并寻找可能的隐匿性骨折,进行了CT扫描。

CT扫描证实了距下关节的内侧脱位、舟骨外侧的多碎性骨折(蓝色箭头)、距骨头内侧(与舟骨接触部分)的小型凹陷骨折(红色箭头),以及跟骨突部的不移位骨折(橙色星标)(图3、4和5),并伴有周围软组织肿胀和密度增高。

病情讨论

距下关节脱位是由于高能量创伤导致的后足脱位。
其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并通过足部X线检查加以确认。

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这种创伤性疾病极为罕见,占所有脱位的1%,其发病率约为每年每10万人口小于1例。[1,2]

这种疾病之所以罕见,是因为存在连接距骨与跟骨的非常坚固的骨间韧带,踝关节强大的生物力学特性以及紧致的关节囊。[3,4]

Broca将这种脱位分为三种类型:内侧型、外侧型和后方型。Malaigne Burger则描述了第4种类型:前方型。

按发生频率排序如下:

内侧型或内翻型(65-85%),也称为“继发性马蹄足”,由于前足强行内翻,当足处于跖屈位时对外侧副韧带施加应力而产生。

外侧型或外翻型(15-35%),也称为“继发性平足”。

最后,后方型与前方型约占1%。[5]

内翻型距下关节脱位可分为两个等级:[6,7]

  • 第一度脱位:距舟关节旋转、前方距骨-跟骨脱位(因为这是Chopart关节线的一部分),以及后方距骨-跟骨半脱位。

此时,距骨仍通过距骨-跟骨韧带的后内侧部分与跟骨相连;并且腓跟韧带仍保持完整。
这一等级与Baumgartner和Huguir所称的Malgaine和Quenu的“扭转性脱位”或“斜行脱位”相对应。该阶段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跗窦张开。

  • 第二度脱位:前方和后方距下关节彻底脱位,并伴有严重的韧带损伤。内侧距舟关节脱位时,背侧距舟韧带发生撕裂,随后距骨头撕裂了页状韧带(足弓前环状韧带的劈裂)。若压力持续,则外侧副韧带中的跟腓束最终会断裂。

治疗主要基于在全身麻醉下采用“牵引靴”手法进行临床复位,但鉴于解剖结构复杂且存在多个障碍,此操作较为困难,因此手术在这些患者中非常常见。[2][5]

并发症 [5]

骨关节炎

距骨无血管性坏死

距下关节不稳定

鉴别诊断列表

第一度距下关节脱位,伴有舟骨、跟骨喙突及距骨骨折
第二度内侧距下关节脱位
其他类型的距下关节脱位
中跗关节脱位

最终诊断

第一度距下关节脱位合并舟状骨、跟骨突及距骨骨折

图像分析

左足正位X线片

icon
左足正位X线

左脚3/4位X线片

icon
左足3/4位X线片

在足平面的重建图像

icon
冠状面视图
icon
冠状位
icon
冠状面
icon
冠状位
icon
轴向视图
icon
轴向视图
icon
轴位视图
icon
轴位视图
icon
矢状面视图

冠状面中的MIP视图

icon
冠状面MIP视图

一些左脚的体绘制(VR)图像

icon
左足的体积渲染(VR)图像
icon
左脚的体积渲染 (VR) 图像
icon
左脚的体积渲染(VR)图像
icon
左足的三维容积重建(VR)图像
icon
左足的体积渲染(VR)图像
icon
左足的体渲染(VR)图像
icon
左足的体积渲染(VR)图像

足部三维实时

icon
足部的3D实时

足部的实时3D

icon
足部实时3D

足部的三维实时

icon
3D实时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