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胸骨旁疼痛患者的 MRI:Tietze 综合征病例

临床病例 25.01.2022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28岁,女性
作者: Valgaeren Bjorn, Van Snick Elyn, Braeckman Arnaud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28岁女性因连续三个月出现自发性、非创伤性左胸骨旁疼痛及轻度单侧肿胀,前来放射科进行前胸壁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影像学表现

在 T1 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在 T2 加权质子密度(PD)和 T2 加权三重反转恢复(TIR)图像上呈高信号,可见于左侧第二肋骨前缘软骨的中三分之一段,同时在 T2 加权 TIR 序列上可见周围软组织呈高信号。所有序列显示,左侧第二肋骨前缘软骨与其他肋软骨连接处相比明显肥厚。静脉注射钆剂后,左侧第二肋骨前缘肋软骨连接处出现局灶至结节样对比增强。

病情讨论

 

背景

Tietze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自限性的、非化脓性的良性关节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被认为可能与反复的微创伤和/或气道感染有关。[1] 该疾病通常累及胸肋关节结合处、肋软骨结合处或胸锁关节中的一个,尽管也可能累及多个关节。最常受累的是第二或第三肋骨。该综合征多发于20至50岁之间,但确切的发病率尚不明确。[1, 2]

临床观点

其典型症状是压痛、疼痛和水肿,通常单侧累及某一关节。[1, 2] 疼痛可放射至手臂和肩部,并在深呼吸、扭转动作和打喷嚏时加重。在疾病加重时,甚至可能出现轻度发热。[1]

诊断依据包括触诊受累关节后压痛加重、炎症指标升高以及影像学检查(主要是MRI和超声)。[1]

影像学观点
胸片用于排除涉及肺、心脏和胸膜的其他病变。[1, 2]

CT可以显示局部软骨增大[2],并能详细发现平片无法显现的有关肺、心脏、胸膜及胸壁的其他病变。

超声是筛查Tietze综合征的极佳手段。表现为胸骨旁软骨局部回声减低,伴充血及周围软组织水肿浸润。[1, 3]

MRI可见局部软骨增大,T2信号增高提示水肿,并可见受累软骨、软骨下骨及关节周围结构明显强化。[2]

治疗结果
治疗以保守为主,通过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疼痛并配合局部热疗。对于顽固性症状,可选用软骨内或肋间神经阻滞注射皮质类固醇和利多卡因。[1]

要点 / 教学提示
放射学检查和CT主要用于排除其他病变。对于单侧胸骨旁疼痛的患者,超声尤其是MRI可以准确诊断Tietze综合征。

鉴别诊断列表

蒂策综合征
肺炎
胸膜炎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肋软骨炎
风湿性关节炎

最终诊断

蒂特泽综合征

图像分析

(无翻译内容)

icon
在第二肋软骨连接水平进行脂肪抑制的轴向T2加权质子密度成像,显示高信号。
icon
带脂肪饱和的冠状位 T2 加权涡轮反转恢复序列图像,于肋软骨连接处显示 hy

对不起,我没有看到可以用于翻译的文本。请提供具体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后,我再为您提供准确的中文翻译。

icon
在第二肋软骨连接水平的轴向 T1 加权图像上,显示低信号并呈现高信号。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轴位T1加权图像,在静脉注射钆造影剂后进行脂肪抑制,于第二颈椎水平获取。
icon
经静脉注射钆对比剂后,在……水平的冠状位T1加权Dixon脂肪抑制图像
icon
矢状位 T1 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图像,于静脉注射钆对比剂后进行脂肪抑制,在 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