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获得性梅毒:成人长骨病变的罕见病例

临床病例 26.01.2022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39岁,男性
作者: Daniel J. Ward, Jasdev S. Sawhney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39岁的男性出现双侧小腿前部疼痛性肿胀、类似流感的症状、体重下降、大量夜间盗汗、弥漫性脱发,以及面部、手臂和上胸部出现伴有轻度脱屑的红色斑丘疹。在进一步检查过程中,他突然因双眼发红且疼痛而前往当地急诊眼科就诊。

影像学表现

下肢平片显示右胫骨前缘存在边界清晰的皮质膨胀和硬化区,左胫骨前缘则可见边界不清晰的皮质侵蚀及骨膜反应,并伴有软组织肿胀。双下肢磁共振成像显示双侧胫骨前缘骨膜反应、皮质增厚及骨髓水肿,右侧更为明显。颈部、胸部、腹部及骨盆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无脏器肿大、淋巴结肿大或溶骨性骨病变,但可见双侧肺下叶结节状实变。

病情讨论

梅毒是一种由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引起的性传播感染 [1]。仅在英格兰,由专科性健康服务诊断出的新发梅毒初期、二期和早期潜伏期病例数量已从2010年的2646例增加至2019年的7900例 [2]。

初期感染的特征是在感染部位出现称为下疳的无痛溃疡,患者可能不会注意到 [3]。若不治疗,二期梅毒中出现的皮疹和/或全身症状之后会进入潜伏期 [3]。三期梅毒(如神经梅毒)的表现可在初次感染数十年后出现 [3]。

梅毒的骨骼表现可在感染各个阶段的影像学检查中发现 [4]。虽然先天性和三期梅毒的骨受累已有充分记载,二期梅毒中则相对罕见 [4-8]. 颅骨和长骨,尤其是下肢长骨最常受累 [4,7]。在播散性梅毒感染中,螺旋体可能沉积在骨髓腔和/或骨膜内,引起血管周围的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影像学上所见的骨膜炎和/或骨质溶解病变 [1,4,7,9]。然而,影像学所见的骨改变程度通常比临床症状更为严重 [10]。骨显像可在X线尚无异常时识别出病变部位的骨摄取增高 [1,7,9]。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也能发现比普通X线更多的骨病变,对有长骨疼痛但X线上无相应发现的患者应予以考虑 [1,7,8]。

骨痛通常在开始适当抗生素治疗后数天内就会改善 [7],但影像学所见的改善往往明显落后于临床症状的好转 [1]。

在我们的病例中,患者颈部斑丘疹处的切开活检组织病理结果与二期梅毒相符,随后通过血清学检测得到确诊。当地对于获得性梅毒的推荐治疗是肌内注射青霉素;若对青霉素过敏则可用四环素 [3,7]。开始抗生素治疗三个月后进行的胸部CT复查显示结节状实变明显改善。

在合适的临床环境下,对于出现全身性症状、尤其是四肢骨痛,以及影像学显示破坏性骨病变和/或骨膜炎的患者,应将梅毒纳入鉴别诊断 [4]。

已获得患者关于发表的书面知情同意。

鉴别诊断列表

继发性获得性梅毒
例如化脓性骨髓炎和结核等感染
恶性肿瘤,如溶骨性转移、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和白血病
年轻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

最终诊断

继发性获得性梅毒

图像分析

(没有检测到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因继发性梅毒感染导致的双侧胫骨前部异常,见于一名 39 岁男性患者,表现为 bil
icon
因继发性梅毒感染导致双侧胫骨前部异常的39岁男性患者,出现双……
icon
双侧胫骨前部异常由继发性梅毒感染引起,患者为一名 39 岁男性,表现为双侧小腿疼痛。
icon
由于继发性梅毒感染导致的双侧胫骨前部异常,患者为一名39岁男性,表现为双侧膝关节疼痛。MRI显示胫骨结节对称性增大、皮质增厚,并伴有骨膜反应。未观察到其他全身症状。
icon
双侧胫骨前部异常由继发性梅毒感染引起,出现在一名 39 岁男性患者,表现为双侧……
icon
因继发性梅毒感染导致的双侧胫骨前部异常,发生于一名39岁男性患者,出现bil…

(暂无英文内容可翻译)

icon
获得性梅毒的肺部表现 a、b:在开始治疗之前进行的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研究的轴向切片
icon
获得性梅毒的肺部表现 a, b:在开始治疗之前所进行的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轴向切片。
icon
获得性梅毒的肺部发现 a、b 来自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研究的轴向切片,拍摄于开始治疗前
icon
获得性梅毒的肺部发现 a, b:在开始治疗前进行的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轴向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