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6岁男性,左侧腰部疼痛已持续4个月,无发热、体重下降或排尿困难的病史。体检未发现可触及肿块。血清肌酐为128微摩尔/升,CRP为11.4毫克/分升,ESR为23,LDH为232。HIV和结核检测均为阴性。
由于肠道气体的影响,超声检查部分受限,但显示左腰大肌体积增大、回声减低,并伴有左肾轻度饱满。因此进行了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左腰大肌内存在不均匀强化的肿块样异常,导致该肌肉中度增大,并延伸至后腹膜及左主动脉旁区域,致使左肾向外侧移位。未见钙化。邻近椎体和椎间隙均正常。未见其他腹部淋巴结肿大、局灶性实质器官病变或脾脏肿大。行全身67镓扫描及SPECT/CT检查,仅在体积增大的左腰大肌内显示异常摄取。随后进行了CT引导下Tru-Cut® 活检。
对左侧腰大肌异常部位进行活检,结果显示原发性B细胞淋巴瘤。虽然含有淋巴组织的结外部位也可发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但在骨骼肌内发生非霍奇金淋巴瘤仍非常罕见。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占软组织NHL的50%,也是最常见的骨骼肌淋巴瘤类型[2]。由于在计算机断层扫描中未发现椎体或椎间盘异常,我们并未为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然而,文献中有少数报道描述其在磁共振成像上表现为T1和T2信号强度增高,并因高细胞密度而出现弥散受限[3]。鉴别诊断包括自发性腰大肌血肿和腰大肌脓肿。自发性腰大肌血肿较为罕见,通常与抗凝治疗相关,并且死亡率较高。磁共振成像上血液的表现通常会随着时间而变化[4]。腰大肌脓肿可为原发性(因来自潜在感染灶的血源性传播或结核性椎体炎的直接扩散)或继发性(克罗恩病是最常见原因),在年轻人和亚洲人群中常见[5]。结核接触史、升高的ESR、骨或胸部影像发现以及实验室检查通常足以帮助诊断。临床医师和放射科医师应了解这一情况,并在任何肌肉肿物的鉴别诊断中考虑该可能性。
已经获得患者用于发表的书面知情同意。
原发性B细胞淋巴瘤(腰大肌)
根据提供的超声、CT 以及 PET/CT 影像,可见左侧腰大肌明显增厚并形成肿块样病变:
以上影像学所示病变局限在左侧腰大肌内,未见腰椎或椎间盘病变,且无明显肾脏实质受累迹象。
结合患者的影像所见与临床资料,可列出以下鉴别诊断:
从病变形态、临床表现及 PET/CT 高代谢表现来看,恶性淋巴瘤(尤其是非霍奇金淋巴瘤)需高度怀疑。
本例经过病理活检证实为原发于左腰大肌的 B 细胞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能为弥漫大 B 细胞型)。综合患者年龄、症状持续时间、临床检验(血清炎性指标中度升高但无明显感染证据)及影像表现,最终诊断明确。
患者在化疗和(或)放疗期间体力消耗大,肌肉力量、心肺功能均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为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后期逐步恢复,应提供循序渐进、个体化的运动处方。
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疲劳过度、疼痛加重或其他不适,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与主治医师联系并调整运动方案。若有骨质脆弱或化疗导致的贫血,应在专业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负重与抗阻强度。
本报告为基于患者提供的现有资料所做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意见。具体诊疗及康复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治疗反应及专业医护团队的综合评估而定。
原发性B细胞淋巴瘤(腰大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