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小关节发育不全

临床病例 07.04.2022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34岁,女性
作者: Amna Sadiq, Ahmed Hazem Darwish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34岁女性,四年来间断出现下背部疼痛,伴有偶发的右侧坐骨神经痛症状。产后症状加重。无肢体无力、麻木或括约肌功能障碍。体格检查无特殊发现。患者既往手术史包括剖宫产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影像学表现

腰椎磁共振成像显示多节段弥漫性椎间盘膨出,于L5-S1节段更为明显,导致双侧椎间孔狭窄并与L5神经紧贴(图1)。  

L5-S1节段右侧小关节呈发育不良外观,对侧小关节则出现肥大和轻度硬化。未见周围肌肉和脂肪平面破坏,因此并不提示任何感染,也无旧或近期脊柱手术迹象(图2和图3)。

病情讨论

背景

小关节(也称为椎关节或椎弓根关节)是由下方椎体的上关节突和位于上方椎体的下关节突之间形成的滑膜关节。从解剖上看,它们位于同一椎体的椎弓根和椎板之间。后方韧带复合体加强了椎柱并稳定了相邻椎体的小关节。

双侧小关节与椎间盘一起承担重量转移的功能,并通过它们的生物力学作用来引导和限制脊柱的运动(1)

临床视角

小关节综合征是一种由于小关节结构或机械异常所导致的背痛的疾病。它是腰背痛的常见原因,患病率为15-41%(2)。

引起小关节退变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骨关节炎、继发于炎症或外伤或半脱位(2)。

单侧发育不良的小关节是一种罕见情况,能导致小关节综合征。这种异常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被认为是胎儿期骨化不完全和血液供应不足导致骨化受限的结果 (3)

影像学视角

先天性小关节及椎弓根发育不良可以在常规X线片中表现为椎弓根消失,并伴有神经孔异常增大。多层面CT和MRI可显示其他附加征象,如前移的横突变小、椎弓根和小关节发育不良、棘突倾斜以及对侧小关节或椎弓根肥大和硬化(4)。然而,并非所有病例都能显示这些附加特征,可能仅表现为单侧小关节及椎弓根发育不良的孤立发现。

预后

神经弓及其突起存在多种解剖变异和先天性异常,可能在骨化过程中受到影响。大多数患者无症状,这些发现通常在因其他原因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有些变异和异常会导致症状,通过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排除骨折、脱位或退变改变。

单侧小关节发育不良是慢性背痛的一种罕见原因。如果这是唯一的异常,通常建议采用保守治疗。然而,若合并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且病情严重,应寻求骨科手术干预。

要点/教学要点

单侧小关节发育不良较少见,但若患者出现慢性背痛,应将其纳入可能的诊断范围。

已获得患者书面知情同意用于发表。

鉴别诊断列表

单侧发育不良的小关节
发育不良的小关节
骨关节炎
伴有骨吸收的骨髓炎
脊柱手术

最终诊断

单侧发育不良的小关节

图像分析

(无可翻译的内容)

icon
腰骶椎磁共振成像(未使用静脉注射对比剂),矢状位T1加权成像(a)、T2加权成像(b)和STIR(c),恶魔。
icon
腰骶椎磁共振成像(无静脉造影剂),矢状位T1加权像(a)、T2加权像(b)和STIR(c),显示
icon
腰骶椎磁共振成像(未使用静脉注射造影剂),矢状位T1加权成像(a)、T2加权成像(b)和STIR成像(c),demons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腰骶部脊柱的磁共振成像(未使用静脉内对比剂),轴向T1WI(a,b)和T2WI(c,d)。图像显...
icon
腰骶椎磁共振成像(未使用静脉内对比剂),轴位T1WI(a,b)和T2WI(c,d)。这些图像显…
icon
腰骶椎磁共振成像(未使用静脉对比剂),轴向序列T1WI(a,b)和T2WI(c,d)。图像显…
icon
无需静脉对比剂的腰骶椎磁共振成像,横断面T1WI(a, b)和T2WI(c, d)。图像显

抱歉,我未检测到需要翻译的具体英文内容。若您有需要翻译的文本,请提供相应的英文内容。

icon
腰骶椎磁共振成像(未使用静脉对比剂),矢状位T1WI(a)和T2WI(b)显示左侧sh
icon
腰骶部脊柱在未使用静脉注射对比剂的条件下进行磁共振成像,矢状位T1WI(a)和T2WI(b)显示左侧sh
icon
腰骶椎磁共振成像(未使用静脉对比剂),矢状位 T1WI(a)和 T2WI(b)的左侧 sh
icon
. 未使用静脉对比剂的腰骶椎磁共振成像,矢状位T1WI (a) 和T2WI(b) 的左侧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