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肱骨头骨软骨损伤——一种罕见情况

临床病例 05.07.2022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12岁,男性
作者: Dr Gopinath, Dr. Seetharaman C, Dr Navya Christopher, Dr Kartheek Guthikonda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12岁男性网球运动员,主诉右肩慢性疼痛已持续一年,并在打球时加重。体格检查未发现活动受限,为评估疼痛原因进行了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表现

MRI显示右侧肱骨头关节面存在局灶性缺损,累及软骨下骨板,并伴有覆盖软骨轻度水肿。可见轻度边缘硬化。未见周围骨髓水肿,提示病变为慢性/稳定性。其他关节面、肌肉、肌腱和韧带均显示正常。CT同样显示肱骨头关节面存在局灶性皮质不规则。

病情讨论

A. 背景:

骨软骨病变可为急性或慢性局部的关节软骨或软骨下骨板异常。骨软骨缺损可由急性骨软骨骨折、软骨下功能不全性骨折、缺血性坏死、离断性骨软骨炎以及骨关节炎导致 [1]。已经提出了多种可能的病因,包括反复微创伤以及缺血或骨化异常等,其中大多数病例主要考虑反复创伤是最初的损伤因素 [2]

骨软骨病变很少累及肩关节;但已有报道指出其可累及男性优势侧 [3],并提出投球可能是致病因素。肩关节最常受累的部位是肱骨头的前上方,其次是上方和后上方,或关节盂。骨软骨病变通常累及关节软骨、软骨下骨板和软骨下骨髓 [4]。

 

B. 临床观点:

急性病变如骨软骨和软骨下功能不全性骨折(SIF)表现为急性起病的剧烈疼痛。慢性病变如缺血性坏死(AVN)和离断性骨软骨炎(OCD)则表现为慢性疼痛,坍塌时疼痛加重。儿童运动性肩关节损伤包括肱骨近端骺板骨折、喙突骨折、肩峰骨骺滑脱以及“小联盟肩” [5]。

 

C. 影像学观点:

骨软骨损伤的MRI分期系统 (6) 包括

第I期:损伤局限于关节软骨并伴软骨下水肿。

第II期:关节软骨损伤伴软骨下骨折但无分离。

第III期:骨软骨骨折周围出现高信号(缘征),但无碎片移位。

第IV期:骨软骨碎片移位。

第V期:继发性退行性改变。

SIF在关节面下骨髓内表现为低信号线,常不规则,有时不连续或端点开放,距离骨骺面距离可变。AVN则表现为坏死骨髓边缘硬化带,将坏死骨与存活骨分隔,形成典型的双线征。OCD通常发生于儿童到中年,影像学评估时关键在于是否存在相关的不稳定。

在涉及膝关节和距骨的OCD病例中,发现有骨髓水肿的患者其OCD病变的尺寸明显大于无骨髓水肿的患者 [7]。少数病例报道了肩关节内发生骨软骨病变,包括累及肱骨头 [8] 和关节盂 [9],但尚无大规模研究。

 

D. 结果:

这名患者接受了对骨软骨缺损的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和制动,两个月后恢复良好。

骨软骨病变的治疗包括手术和非手术两种选择。非手术治疗包括休息、石膏制动和使用NSAIDs。手术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切除并搔刮、切除结合搔刮和微骨折,或用松质骨移植填充缺损 (10)。

 

E. 要点 / 教学提示:

骨软骨病变常见于距骨和膝关节。发生在肱骨头的骨软骨病变非常罕见。我们在此报道这例罕见肱骨头骨软骨病变病例。

鉴别诊断列表

右侧肱骨头骨软骨病变
肱骨头缺血性坏死
肱骨头离解性骨软骨炎

最终诊断

右侧肱骨头的骨软骨病变

图像分析

(无内容可翻译)

icon
T1冠状位(a)和矢状位(b)图像显示肱骨头关节面出现局灶性缺损(红色箭头所示)。

(无可翻译的内容)

icon
PD 冠状位 (a) 和 FFE 冠状位 (b) 图像显示肱骨头关节面出现局部缺损(红色箭头)

没有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CT轴向(a)和冠状(b)图像显示肱骨头关节面存在局灶性缺损(红箭头所示)。

未检测到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三维体积渲染图像显示肱骨头内侧面的局部缺损(红色箭头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