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树状脂肪瘤:典型影像学特征

临床病例 05.12.2024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51岁,男性
作者: Fábio Ferreira, Miguel Castro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51岁男性,主诉左膝疼痛三年,并感觉膝关节不稳定。体格检查发现关节积液,左膝内侧和外侧间室均有疼痛。无创伤史。

影像学表现

左膝的平片显示内侧股胫关节和髌股关节存在退行性改变,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边缘骨赘形成以及髌骨内的骨下囊肿。此外,在侧位上可见膝关节髌上囊出现不透明影(图1a和1b)。

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关节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蕨状的弥漫性滑膜增厚,主要在髌上囊最为明显(图2a、2b和2c)。增厚的滑膜显示与脂肪一致的信号特点,在T1加权序列上呈高信号,在脂肪抑制序列上呈低信号(图2a、2b、2c和3)。此外,还发现内侧和外侧半月板撕裂(图4a、4b和4c)。

病情讨论

背景

脂肪瘤样关节滑膜增殖(LA)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疾病,其特征是在滑膜内出现成熟脂肪细胞的增殖 [1]。该病通常累及单个关节,最常见于膝关节,尤其是髌上囊 [2]。然而,在肩、髋、肘和腕等其他关节也有文献报道 [3]。

目前尚未完全明确LA的病因,但现有理论认为其为退变或炎性关节炎反应性的脂肪增生 [4,5]。

临床视角

LA最常见于50至70岁人群,尽管在患有关节炎的年轻人中也有出现 [6]。患者通常表现为受累关节隐匿且无痛性的肿胀,伴有间歇性关节积液 [1,7]。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对于准确诊断至关重要 [8]。

影像学视角

平片通常是评估肌肉骨骼病变的首选影像学工具。然而,对于LA而言,其平片表现并无特异性。最常见的伴随影像学表现是骨关节炎改变,包括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骨下硬化以及骨下囊肿形成。以膝关节为例,常可见髌上囊处的软组织密度影 [3]。

MRI由于其优异的对比度分辨率及对脂肪组织的鉴别能力,是诊断LA的首选成像方式 [5,8]。MRI可见呈叶状的滑膜突起,在所有序列上均显示脂肪信号,即在T1和T2加权图像上信号强度高,并在脂肪抑制序列上得到抑制 [2,5]。注射钆剂后,可观察到边缘强化,对应增厚的滑膜,而滑膜下脂肪组织无强化。常见的伴随影像学表现包括关节积液和退变性关节病变,以及膝关节半月板撕裂 [5]。

未见血红素沉积导致的磁敏感伪影,这是腱鞘巨细胞瘤的典型特征 [7]。而含有不同程度钙化和骨化的多个关节内软骨游离体则更提示滑膜软骨瘤病 [2]。类风湿关节炎表现为弥漫性滑膜增厚和强化,但缺乏LA所具有的脂肪信号强度特征 [9]。

预后

治疗的主要目标是缓解症状并防止关节损害。关节内注射皮质类固醇可用于对症治疗LA。然而,滑膜切除术是金标准治疗方法,能够去除脂肪瘤样组织并改善关节功能 [1]。通常建议随访以监测罕见的复发情况 [5]。

要点总结

  • 脂肪瘤样关节滑膜增殖(LA)是指滑膜内成熟脂肪细胞的增殖,最常累及膝关节。
  • MRI是准确诊断的首选成像方式,可见具脂肪信号的叶状滑膜突起。
  • 滑膜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案,患者的复发率通常较低。

已获得患者签署的知情同意书用于本出版。

鉴别诊断列表

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
树状脂肪瘤
滑膜软骨瘤病
滑膜血管瘤
类风湿关节炎

最终诊断

树状脂肪瘤

图像分析

X线片

icon
前后位放射学影像(1a)显示关节间隙变窄(星号)和边缘骨赘形成(箭头)于
icon
侧位X线片(1b)显示髌股关节区的退行性改变,包括边缘骨赘。

脂肪抑制质子弥散加权成像

icon
轴位(2a)、矢状位(2b)和冠状位(2c)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图像显示大量关节积液。
icon
轴向(2a)、矢状面(2b)和冠状面(2c)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图像显示大量关节积液
icon
轴位(2a)、矢状位(2b)和冠状位(2c)的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图像显示大量关节积液。

MRI T1加权

icon
冠状位 T1 加权图像显示叶状滑膜突出,呈脂肪信号强度(箭头所示)。

磁共振成像:相关发现

icon
冠状位(4a)和矢状位(4b)质子密度脂肪抑制序列显示双侧半月板(箭头)外突,以及 abse
icon
冠状位(4a)和矢状位(4b)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序列显示双侧半月板(箭头)的挤出和abse
icon
冠状位T1加权序列(4c)显示在内侧与外侧间室可见缘性骨赘(箭头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