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腕部钙化性结节作为导致腕管综合征的局部原因的病例

临床病例 05.07.2022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72岁,女性
作者: Dr. Ken Ossenblok, MD 1, Martin Wyckmans, BSc 2, Dr. Eline De Smet, MD 1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72岁女性因右手正中神经分布区的疼痛和感觉异常来到急诊科。疼痛对止痛药无反应。患者报告一个月前曾有桡骨远端骨折,并有痛风病史。

影像学表现

后前位(PA)腕部X线片(图1A)显示在第III和IV掌骨基底部(蓝色箭头)水平出现一个硬化性结节样阴影,同时在头状骨基底部(黄色箭头)还能见到一处结节样阴影。腕部侧位片显示较大的结节样阴影位于第III和IV掌骨基底部的掌侧(蓝色箭头),而较小的结节样阴影位于头状骨基底部的掌侧(黄色箭头)。此外,还发现桡骨远端骨折并累及关节内。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2)轴位(A、C)和冠状位(B、D)显示,在头状骨及第III掌骨的掌侧(蓝色箭头)有一个较大的钙化结节(19×7×15 mm),另一个较小的结节(10×3×7 mm)位于腕管内、月骨水平(黄色箭头)。在旁冠状位(E)和旁矢状位(F)的重建图像中,两处结节可在同一平面被展示。

轴位质子密度(PD)图像(图3)及轴位T2磁共振图像(图4)显示腕管内有一个边缘清晰、低信号的肿块(蓝色箭头),无任何周围软组织成分。仅见轻度掌侧肿块效应。钆对比剂增强后轴位T1加权图像(图5)示钙化结节(蓝色箭头)无增强,周围软组织也未见增强。需注意由于磁场不均匀造成的成像质量下降。

病情讨论

大多数腕管综合征(CTS)病例是特发性的。已知的几个与CTS相关的职业风险因素主要与重复动作和体力劳动有关,并伴随手腕的直接振动(例如在建筑业、计算机行业或纺织行业的工作)。非职业风险因素包括女性、高龄、代谢-内分泌原因(如糖尿病、肥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肢端肥大症)以及使用某些药物(如他莫昔芬)。 [1,2]

CTS的局部原因与患者的固有解剖结构(例如更宽的手掌和钩骨钩的变异)以及腕管内容物增加导致的正中神经受压(例如腱鞘炎、骨关节炎、外伤和占位性病变)有关。脂肪瘤、纤维瘤、表皮囊肿、腱鞘囊肿以及钙化性病变是最常见的占位性病变,大约占全部CTS的3%。 [3-7] Nakamichi等人的研究显示,在双侧CTS患者(n=108)中未发现局部原因。 [4] 相反地,在单侧CTS患者(n=20)中有35%发现了局部原因,其中10%为钙化性肿块。 [4] 对于表现不典型且术后症状未缓解的患者,应考虑不同的局部病因。 [3] 进一步的检查最好使用超声或MRI以识别局部异常,因为这些异常可能会改变治疗策略。 [1,5] 本例中的钙化病变可能更容易通过CT发现,而MRI对软组织肿物更为敏感。 [6,7] 另一个潜在陷阱是在未排除局部病因的情况下,使用内镜下腕管松解术来治疗单侧CTS,因为对于存在局部病因的患者而言,这种治疗方法并不充分。 [3]

起初,患者的症状被认为是桡骨骨折的后遗症,但由于外伤仅发生在一个月前,这种可能性似乎不大。常规实验室检查并未发现尿酸水平升高、高钙血症或炎症指标异常。该患者的钙化结节被认为是CTS的潜在病因。肌电图检查支持这一推断,显示正中神经轴突损伤及去神经支配的迹象。患者接受了开放性腕管松解术并切除钙化病灶。病理学家对这些结节进行了检查,确认其钙化性质。

总之,对于单侧CTS,应借助超声或MRI进行进一步检查,以确定可能存在的局部病因。根据相关建议,对于存在局部病因的CTS,开放性腕管松解术是最佳治疗方案。 [1,3,5-7]

已获得患者的书面知情同意书用于发表。

鉴别诊断列表

因钙化结节导致的腕管综合征
因痛风石导致的腕管综合征
因肿瘤性钙质沉着症导致的腕管综合征

最终诊断

由于钙化结节导致的CTS

图像分析

放射学影像

icon
在PA腕关节X线片中,在第III和IV掌骨基底部水平重叠处可见一个硬化的结节状密度影(bl
icon
侧位腕关节X线片显示在第 III 和第 IV 掌骨基底部掌侧有一个较大的硬化性结节性密度影(蓝色箭头)。

计算机断层扫描

icon
在轴向(A,C)和冠状位(B,D)的CT扫描中显示,在头状骨的掌侧可见一个体积较大的钙化结节(19 x 7 x 15 毫米)。

核磁共振成像

icon
轴向质子密度(PD)图像显示在腕管内存在一个界限清晰、低信号的肿块,没有任何 surro

磁共振成像

icon
轴向 T2 磁共振成像同样显示出腕管内一个边界清晰、低信号强度的肿物,且无任何...

磁共振成像

icon
增强后获得的轴位 T1 加权图像显示钙化结节(蓝色箭头)无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