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纤维性骨病的恶性转变

临床病例 07.10.2022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72岁,男性
作者: Harish Nagaraj1, Emmanuel Neri2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72岁男性,自6岁起右下肢畸形史,因过去两周出现加重的骨盆疼痛前来就诊。体格检查发现右下肢缩短,右耻骨部位可触及肿块,随后安排了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表现

用于肿瘤筛查的胸、腹、盆腔CT扫描(CT scan of the Chest, abdomen, and pelvis done for tumor screening)显示骨盆带(图1)、右股骨近端、肱骨及肩胛骨存在骨膨胀并伴囊性改变以及磨玻璃样基质,同时可见粗大小梁(图2)。右股骨表现出“牧羊人手杖”畸形(图3)。此外,左侧肩胛骨及肱骨可见局灶性磨玻璃区并带有囊性改变。右耻骨上支出现一个边界不清的异质性强化软组织密度肿块,并伴有骨皮质破坏 [Lodwick-Madewell classification 3B](图4)。

切除肿瘤的活检显示在肿瘤中存在弥漫性的多形性细胞群,其具有大量有丝分裂像并存在坏死灶,提示为高级别多形性恶性肿瘤(图5)。基于免疫组织化学(IHC)结果,Vimentin呈阳性,而Desmin、CD34、S-100、HMB45和CD45均为阴性。 

病情讨论

纤维性骨病(FD)是一种良性的纤维-骨性病变,通常发生在儿童和成人患者的骨髓腔内 [1]。FD 多表现为单个病灶(单骨型),通常在生命的前三个十年确诊;多发病灶(多骨型)则相对少见。多骨型 FD 通常在生命的前十年确诊,并倾向于广泛累及骨骼或仅累及身体一侧。在这两种形式的 FD 中,长骨(主要是近端股骨和胫骨)、下颌骨、颅骨以及肋骨是最常受累的部位 [1]。许多 FD 患者并无症状,而另一些患者可出现疼痛、畸形、不对称或病理性骨折。 

FD 病变通常位于骨髓腔内,界限清晰,常为密度多变的膨胀性病变。FD 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毛玻璃样密度,从几乎完全透亮到几乎完全致密 [2]。在长骨中,病变通常位于干骺端或干骺干部,极少累及骨骺。病灶可呈偏心或居中分布。虽然可见骨内缘凹陷及皮质变薄,但在良性病变中,外层皮质通常保持光滑而完整 [2]。膨胀性重塑可导致“凸起或波浪状”的轮廓 [3]。由于 FD 削弱骨结构,负重骨可出现变形和弯曲,并形成“牧羊人手杖”畸形。尽管已有大量病例报告以及少数小型系列研究描述了 FD 的恶性演变,但很多病例来自于尚未常规使用横断面成像的时代,对影像学表现的描述仍然有限 [4, 5, 6, 7,8]。 

在显微镜下,FD 的特征表现为 C、S 或 Y 形的编织骨小梁以及无明显异型性的成纤维细胞。组织学上,FD 最常见的恶性转变包括高级别的骨肉瘤、软骨肉瘤和纤维肉瘤 [4]。在多形性肉瘤和骨肉瘤中可能存在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 [9]。

对临床信息的详细回顾显示,患者有多骨型 FD 的病史。与病理学结果相结合的影像学发现,符合 FD 的恶性转变。

尽管 FD 的恶性转变较为罕见,但若患者出现疼痛加剧等临床症状,或影像学提示骨质破坏并可伴或不伴有软组织肿块,均应警惕其恶性转变的可能性。

本病例强调了将临床、影像和病理学结果相互结合的重要性。

已获得患者的书面知情同意书用于发表。

鉴别诊断列表

高级别多形性肉瘤
溶骨性骨转移
多形性肉瘤
成骨性肉瘤

最终诊断

高级别多形性肉瘤

图像分析

没有检测到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冠状面重建 CT 图像(骨窗)显示骨盆部位的骨膨胀、囊性改变及磨玻璃样基质。

目前没有可供翻译的英语内容。

icon
冠状重建CT图像(骨窗)显示右侧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囊性改变及骨膨胀

icon
冠状位重建CT图像(骨窗)显示“牧羊人杖”畸形。

目前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冠状重建CT图像(软组织窗)显示一个边界不清、异质性强化的软组织密度。

未检测到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请您提供具体的英文文本后再行翻译。

icon
(a) 低倍镜视野下核心组织,可见恶性细胞弥漫片状排列(4 倍放大)。 (b) 坏死组织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