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倒时用伸直的手臂支撑,初始X光检查结果阴性,最终通过MRI确诊。
跌倒时手腕和手掌伸直着地。 解剖学鼻烟壶区出现临床疼痛和触痛,患者的腕关节及腕骨X线片(包括腕关节背伸和尺侧偏斜位下拍摄的舟状骨斜位片)均显示正常。 外伤后第5天经MRI确诊骨折,3个月后随访X线进一步证实。
超过 16% 的舟状骨骨折在初次普通 X 光检查中并不明显,而临床假阳性诊断的比率则在 25% 至 100% 之间(ref #3)。在临床怀疑舟状骨骨折但 X 光片正常的情况下,目前指导意见是先行石膏固定,并在 10-14 天后进行新的临床和放射学检查,因为隐匿性舟状骨骨折可能需要长达 6 周才能在普通 X 光片上显现。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固定,有研究报道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腕骨骨折方面优于其他检测方法(ref #2)。基于此,目前已有多家机构建议对腕部症状不清的患者立即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
舟状骨骨折
目前没有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
患者为64岁女性,因扑倒时以手支撑而外伤。最初X线片检查未见明显骨折征象,但根据病史及体检仍高度怀疑舟骨骨折。后行MRI检查示舟骨近端可见异常信号,提示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或骨髓水肿等改变,符合隐匿性舟骨骨折的表现。MRI在舟状骨及其他腕骨骨折诊断方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可明确显示软骨下骨折线及骨髓水肿。
结合患者跌倒时的致伤机制、腕部疼痛和触痛部位(常见解剖学的“吞口窝”处压痛)、初次X线无明显异常但MRI提示舟骨骨折征象,可明确诊断为:
隐匿性舟骨骨折(右/左侧腕,具体侧别视患者实际情况而定)。
根据患者骨折类型、稳定性和风险评估,制定以下治疗及康复方案:
在固定或手术后,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循序渐进的腕关节功能康复训练。
上述训练应遵循FITT-VP原则(频率Frequency、强度Intensity、时间Time、类型Type、训练进阶Volume/Progression),根据患者对疼痛及功能恢复的耐受度作调整,重点在于避免过度使用。
若合并骨质疏松或其他影响愈合的因素(如糖尿病等),应加强营养、注意维生素D及钙质摄入,并遵循医嘱监测骨折愈合进程。
本报告为基于临床信息及影像学表现所作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面对面的诊疗和专业医生的意见。具体诊断及治疗方案仍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由专科医师综合评估后决定。
舟状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