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细胞癌椎体转移

临床病例 12.11.2000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74岁,女性
作者: M. Davies, M. Sultan, V.N. Cassar-Pullicino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破坏性的椎体病变伴随脊髓受压

影像学表现

一名 74 岁女性出现严重的胸背部疼痛,无外伤史。神经学检查正常。胸椎 X 线(图 1)显示 T11 左侧椎弓根被破坏以及 T10 下终板部分破坏。腰椎 MRI(图 2a)显示 T11 椎体、左侧椎弓根及椎板的完全破坏。此外,可见明显的硬膜外软组织成分,在该水平将脊髓推开并压迫(图 2b、2c)。同位素(锝 99)骨扫描(图 3)显示脊柱相应节段有局灶性摄取增高,并且在右肩胛骨也出现同样表现。右肩的 X 线(未显示)证实关节盂处有一个大、纯溶骨性病灶。右肾下极出现放射空缺区域,伴随肾盂肾盏系统饱满,提示可能存在占位性病变。肾脏超声(图 4)显示右肾下极有 5 cm 的实性病变。右肾 CT 扫描(未显示)证实此为实性软组织密度肿瘤,强化不均。CT 引导下对 T11 椎体进行经皮活检(图 5)证实透明细胞癌,符合肾细胞癌转移。动脉造影显示 T11 椎体内的高度血管化病变,由左侧第 11 肋间动脉供血(图 6a)。通过 4 Fr 导管使用直径 250–355 微米的聚乙烯醇微粒进行栓塞。栓塞后动脉造影显示肿瘤去血管化(图 6b)。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患者随后顺利接受了椎体切除术并进行脊柱稳定手术(图 7)。

病情讨论

转移性脊柱疾病在肾细胞癌中很常见,约有 50% 的骨骼转移在初次诊断时就已被发现。[1] 由于椎体内的骨髓腔高度血管化,因此容易受累。绝大多数脊柱转移(约 68%)累及胸椎。[2] 虽然大部分转移灶可在骨显像中显示,但 MRI 是检测脊柱转移以及评估如脊髓受压等局部并发症最敏感的技术。使用相控阵线圈可获取整个颈椎和胸椎的 T1 加权矢状图像,已被证明对筛查椎体转移非常敏感且快速。[3] 转移性肾细胞癌通常呈纯溶骨性,具有与原发肿瘤相同的 T1 和 T2 弛豫时间(在 T1W 图像上呈低信号,在 T2W 图像上呈高信号),并在注射 Gd-DTPA 后显示强化。[4] 一般而言,肾细胞癌转移瘤是高血管化的。在进行活检时需小心,最好使用细针或粗针切割(trucut)活检,以降低术后出血的风险。建议在外科切除前对椎体转移病灶进行栓塞,所产生的去血管化允许更积极地切除病理组织。[5] 通常情况下,会对受累水平的双侧肋间动脉进行栓塞,然而,在上述病例中只进行左侧栓塞便获得了满意的去血管化。此外,由于主动脉粥样硬化及扩张的存在,右侧肋间动脉难以插管。开始栓塞程序前,必须在供血动脉中获得稳定的导管位置。如果使用 4Fr 或 5Fr 导管即可达到该目的,则已足够,因为插入更多层的同轴导管可能会延长操作,从而增加并发症风险。

鉴别诊断列表

肾细胞癌椎体转移。

最终诊断

肾细胞癌椎体转移

证书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放射影像

icon
放射成像

磁共振成像

icon
磁共振成像
icon
磁共振成像
icon
磁共振成像

放射性同位素成像

icon
放射性同位素成像
icon
放射性同位素成像。

超声成像

icon
超声成像

CT引导下脊柱活检

icon
CT引导下脊柱活检

椎骨栓塞术

icon
椎骨栓塞。
icon
椎体栓塞术

术后影像学检查

icon
术后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