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性的椎体病变伴随脊髓受压
一名 74 岁女性出现严重的胸背部疼痛,无外伤史。神经学检查正常。胸椎 X 线(图 1)显示 T11 左侧椎弓根被破坏以及 T10 下终板部分破坏。腰椎 MRI(图 2a)显示 T11 椎体、左侧椎弓根及椎板的完全破坏。此外,可见明显的硬膜外软组织成分,在该水平将脊髓推开并压迫(图 2b、2c)。同位素(锝 99)骨扫描(图 3)显示脊柱相应节段有局灶性摄取增高,并且在右肩胛骨也出现同样表现。右肩的 X 线(未显示)证实关节盂处有一个大、纯溶骨性病灶。右肾下极出现放射空缺区域,伴随肾盂肾盏系统饱满,提示可能存在占位性病变。肾脏超声(图 4)显示右肾下极有 5 cm 的实性病变。右肾 CT 扫描(未显示)证实此为实性软组织密度肿瘤,强化不均。CT 引导下对 T11 椎体进行经皮活检(图 5)证实透明细胞癌,符合肾细胞癌转移。动脉造影显示 T11 椎体内的高度血管化病变,由左侧第 11 肋间动脉供血(图 6a)。通过 4 Fr 导管使用直径 250–355 微米的聚乙烯醇微粒进行栓塞。栓塞后动脉造影显示肿瘤去血管化(图 6b)。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患者随后顺利接受了椎体切除术并进行脊柱稳定手术(图 7)。
转移性脊柱疾病在肾细胞癌中很常见,约有 50% 的骨骼转移在初次诊断时就已被发现。[1] 由于椎体内的骨髓腔高度血管化,因此容易受累。绝大多数脊柱转移(约 68%)累及胸椎。[2] 虽然大部分转移灶可在骨显像中显示,但 MRI 是检测脊柱转移以及评估如脊髓受压等局部并发症最敏感的技术。使用相控阵线圈可获取整个颈椎和胸椎的 T1 加权矢状图像,已被证明对筛查椎体转移非常敏感且快速。[3] 转移性肾细胞癌通常呈纯溶骨性,具有与原发肿瘤相同的 T1 和 T2 弛豫时间(在 T1W 图像上呈低信号,在 T2W 图像上呈高信号),并在注射 Gd-DTPA 后显示强化。[4] 一般而言,肾细胞癌转移瘤是高血管化的。在进行活检时需小心,最好使用细针或粗针切割(trucut)活检,以降低术后出血的风险。建议在外科切除前对椎体转移病灶进行栓塞,所产生的去血管化允许更积极地切除病理组织。[5] 通常情况下,会对受累水平的双侧肋间动脉进行栓塞,然而,在上述病例中只进行左侧栓塞便获得了满意的去血管化。此外,由于主动脉粥样硬化及扩张的存在,右侧肋间动脉难以插管。开始栓塞程序前,必须在供血动脉中获得稳定的导管位置。如果使用 4Fr 或 5Fr 导管即可达到该目的,则已足够,因为插入更多层的同轴导管可能会延长操作,从而增加并发症风险。
肾细胞癌椎体转移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根据提供的X线、MRI、骨扫描及血管造影等影像可见:
结合患者年龄(74岁)、基础病史(肾脏相关情况提示或已知肾脏肿瘤)、以及影像学具有富血供、溶骨性破坏等特点,以下诊断可能性较高:
结合患者年龄、既往病史(疑似或已确诊肾癌史)、影像学表现(溶骨性、富血供病变,脊髓受压)以及可能的组织学或活检结果,最可能的诊断为:
若尚未取得病理组织学证据,则仍建议进行或回顾活检及相关检查,以进一步明确亚型。
针对本例患者,治疗目标在于缓解脊髓压迫、稳定脊柱并控制肿瘤进展。可行的治疗策略包括:
免责声明:此报告为基于已有信息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意见。具体诊断和治疗方案仍需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及多学科会诊决定。
肾细胞癌椎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