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脂肪营养不良

临床病例 14.01.2001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39岁,女性
作者: G. Bastarrika, JD Aquerreta, E. Santos, F. Gómez, M. Elorz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这名患者为一名三十九岁的女性,自三十三岁起即出现双膝疼痛和触痛。在另一家中心进行的常规实验室检查显示其患有IV型高脂蛋白血症。她未报告其他任何临床症状,也无骨折病史。

影像学表现

患者是一名三十九岁的女性,自三十三岁起就出现双膝疼痛和压痛。在其他中心进行的常规实验室检查显示为IV型高脂蛋白血症。她未报告任何其他临床症状,也无骨折病史。 入院时,体格检查结果正常,四肢活动自如,无炎症征象(如局部温度升高或水肿)。实验室数据示高尿钙(841 mg/d)和高尿磷(1824 mg/d),而血清钙和血清磷水平均在正常范围。血脂检测结果为甘油三酯525 mg/dl,总胆固醇204 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4 mg/dl。脂蛋白图显示:β脂蛋白28.5%,前β脂蛋白66.5%,α脂蛋白5.0%。其余实验室数据无其他显著异常。 患者在就诊时仅表现为双膝疼痛,无神经系统或精神方面症状。 患者的弟弟患有一种未具体描述的骨病。 为进一步检查,进行了双膝平片,并补充拍摄了手、踝、颅骨以及脊柱的X线片。 从受累骨髓囊性病变处进行了活检,以获得组织病理学与放射学的关联证据。

病情讨论

膜性脂肪营养不良是一种罕见疾病,表现为逐渐加重的骨骼和神经精神症状。在对一例具有神经和骨骼系统异常发现的尸检病例进行描述时,Nasu等人首次提出了“膜性脂肪营养不良”这一术语 [1]。在芬兰,Hakola也报告了类似的发现,称之为“进行性痴呆和脂膜样多囊性骨质病变”。 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有一些假说被提出,例如:骨内血管发育异常;影响骨骼和髓鞘两者共同结构的代谢障碍(Sourander等,1981);脂质代谢异常;神经轴突营养不良 [Amano等,1987];以及糖脂或糖蛋白代谢障碍 [2]。遗传因素也被认为与该病的发生有关。 临床上可将体征和症状分为三个方面:骨骼、精神和神经系统 [3]。 患者最常见的骨骼症状是关节压痛和局部疼痛,但长骨病理性骨折可能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 放射学检查可见长骨干骺端、跖骨以及指(趾)骨内呈对称性的大型透明囊状病灶。肋骨、颅骨、骨盆和脊柱则很少累及 [4]。在受累区域邻近的皮质在某些病例中可能会显得变薄,但骨膜反应相当少见。 部分患者可能以精神症状为最初临床表现,表现为老年前期痴呆或情绪波动。 神经系统症状包括癫痫发作、小脑共济失调、尿失禁以及意识障碍,一般出现在疾病的晚期。有些作者还报告指出,周围神经病变可能是膜性脂肪营养不良的主要特征之一。 对于膜性脂肪营养不良的诊断,应基于以下三大要点:临床表现、放射学检查以及组织学的病理发现。该病的典型特征是骨髓脂肪组织出现特异性的“膜样转变”,这在血管瘤或骨脂肪瘤、愈合骨折或创伤性脂肪坏死中并不常见 [5]。全身其他脂肪组织也可受到影响。神经精神症状的出现可将膜性脂肪营养不良与其他类似疾病区分开来。

鉴别诊断列表

膜性脂肪营养不良

最终诊断

膜性脂肪营养不良

证书

未检测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请提供需翻译的具体文本。

图像分析

右膝骨骼X线片

icon
右膝骨X线片
icon
右膝骨骼X线片

右手骨骼X线检查

icon
右手骨骼X线检查
icon
右手骨骼X线检查

右踝关节骨放射学检查

icon
右踝骨骼X线检查
icon
右踝骨X线检查

颅骨X线检查

icon
头颅骨X线检查

脊柱骨骼X线片

icon
脊柱骨骼X线片
icon
脊柱的骨骼X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