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腕管综合征相关的分叉正中神经:通过超声和磁共振进行诊断

临床病例 17.06.2001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30岁,女性
作者: M. Almberger , G. Rossi, E. Iannicelli .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作者描述了一例与腕管综合征相关的分叉型正中神经病例。

影像学表现

一名30岁的女性患者,右手腕周围持续了12个月的烧灼样疼痛,出现前三个手指的感觉异常,并伴有精细手指活动困难。临床上诊断腕管综合征(CTS)主要依靠体格检查(Phalen试验)和肌电图。该患者接受了腕管的超声检查(使用10 MHz探头进行),在横断面上显示两个紧邻的卵圆形结构,其呈束状低回声。其回声结构在形态上与神经组织相似,提示正中神经在近端即出现分叉。在前臂远端可清晰识别单一的正中神经,随后发生分叉。 磁共振自旋回波T1和T2加权横断面扫描结果证实了超声所见,在正中神经正常解剖位置可见两个结构,提示正中神经分叉。两支在SE-T2加权序列上信号强度增高,可能表示受压导致的水肿。腕管内未发现其他病理性改变。 开放性手术治疗证实了神经在腕管内近端即发生分叉,未发现其他异常。患者在手术治疗25天后症状完全消失。

病情讨论

腕管综合征(CTS)是一种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导致的神经病变,其继发于所有可能造成腕管容积减小或管内容物增加的病理情况。 腕部正中神经的解剖变异可能与腕管综合征(CTS)相关。 Lanz [1] 将在腕管内发现的该神经变异分为四组:I)鱼际支走行的变异;II)腕管远端的附加分支;III)在腕管内分裂或重复的正中神经;IV)腕管近端的附加分支。 我们所注意到的正中神经解剖变异表现为正中神经在腕管内的早期重复,这与 Lanz 分类[1]中的第 III 组相符合。由于第 III 组中,两条分支在腕管内平行走行,从而导致管内容物增多,进而压迫正中神经,因此更常与 CTS [1] 相关。 在行腕管松解术前,外科医生了解这种解剖变异至关重要。由于开放手术方式是首选,所以在这些情况下应避免使用内窥镜松解术 [2-3]。

鉴别诊断列表

添加正中神经重复

最终诊断

添加正中神经重复

证书

图像分析

轴向超声扫描

icon
轴向超声扫描。

轴向MR图像 SE T1加权

icon
轴向MR图像 SE T1加权

轴位 MR 图像 SE T2 加权

icon
轴位MR图像 SE T2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