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描述了一例与腕管综合征相关的分叉型正中神经病例。
一名30岁的女性患者,右手腕周围持续了12个月的烧灼样疼痛,出现前三个手指的感觉异常,并伴有精细手指活动困难。临床上诊断腕管综合征(CTS)主要依靠体格检查(Phalen试验)和肌电图。该患者接受了腕管的超声检查(使用10 MHz探头进行),在横断面上显示两个紧邻的卵圆形结构,其呈束状低回声。其回声结构在形态上与神经组织相似,提示正中神经在近端即出现分叉。在前臂远端可清晰识别单一的正中神经,随后发生分叉。 磁共振自旋回波T1和T2加权横断面扫描结果证实了超声所见,在正中神经正常解剖位置可见两个结构,提示正中神经分叉。两支在SE-T2加权序列上信号强度增高,可能表示受压导致的水肿。腕管内未发现其他病理性改变。 开放性手术治疗证实了神经在腕管内近端即发生分叉,未发现其他异常。患者在手术治疗25天后症状完全消失。
腕管综合征(CTS)是一种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导致的神经病变,其继发于所有可能造成腕管容积减小或管内容物增加的病理情况。 腕部正中神经的解剖变异可能与腕管综合征(CTS)相关。 Lanz [1] 将在腕管内发现的该神经变异分为四组:I)鱼际支走行的变异;II)腕管远端的附加分支;III)在腕管内分裂或重复的正中神经;IV)腕管近端的附加分支。 我们所注意到的正中神经解剖变异表现为正中神经在腕管内的早期重复,这与 Lanz 分类[1]中的第 III 组相符合。由于第 III 组中,两条分支在腕管内平行走行,从而导致管内容物增多,进而压迫正中神经,因此更常与 CTS [1] 相关。 在行腕管松解术前,外科医生了解这种解剖变异至关重要。由于开放手术方式是首选,所以在这些情况下应避免使用内窥镜松解术 [2-3]。
添加正中神经重复
1. 在腕管区影像(超声/CT)中,可见正中神经于近腕管段出现分叉(即“双重”或“重复”正中神经),两个神经分支在腕管内并行走行。
2. 与常规正中神经形态相比,该分叉神经整体横截面积轻度增大,可能导致腕管内组织相互拥挤。
3. 未见明显骨质异常,腕部其他肌腱及软组织结构大体尚可,但局部腱鞘可能增厚或存在不同程度水肿。
在结合病史(30 岁女性,临床表现疑似腕管综合征)和影像学所见后,可能的诊断包括:
1.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双重正中神经(bifid median nerve)本身会增加腕管内容物体积,当腕管空间相对狭小即可导致或加重神经受压症状。
2. 腕部其他神经卡压综合征:如尺神经或桡神经远端分支相关的卡压,但结合影像及典型症状,可能性相对较小。
3. 关节或肌腱病变导致的腕管内压力增高:如肌腱鞘炎等,但通常在影像上可见明显腱鞘增厚或滑膜炎表现,此例主要特征仍聚焦于正中神经分叉。
由于患者局部症状与典型的 CTS 表现相符合,同时影像明确提示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存在分叉,最可能的诊断仍是由解剖变异(双重正中神经)所诱发或加重的腕管综合征。
结合患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腕管综合征相关不适)、以及影像学发现(考虑双重正中神经导致腕管内容物增多),综合分析后得到的最可能诊断为:
双重(分叉)正中神经引起的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若仍有疑问,可进一步结合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对正中神经的功能状态进行辅助评估。如需进一步确认神经或软组织结构,可借助更高分辨率影像检查。
1. 保守治疗:
• 首先可尝试腕部制动或支具固定,以减少腕管压力,加速症状缓解。
• 必要时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局部封闭注射治疗(皮质类固醇等),缓解炎症和水肿。
2. 手术处理:
• 对于双重正中神经所导致的腕管综合征,开放性手术减压更为安全可行。由于解剖变异的存在,在可视下分离神经结构能避免手术中意外损伤。
• 一般不建议经内镜手术,以免因神经分叉存在而增加操作难度和术中风险。
3. 康复/运动处方(FITT-VP 原则):
• 运动频率(Frequency):早期可每周进行 3~4 次专门的腕部功能训练,待症状缓解后逐渐减少至每周 2~3 次。
• 运动强度(Intensity):从轻度舒适范围开始,避免诱发疼痛或麻木的动作,循序渐进地增加练习难度。
• 运动时间(Time):每次 10~15 分钟为宜,可多次分段完成。随着耐受度提高,可逐步延长到 20 分钟。
• 运动方式(Type):可在医师或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手腕伸屈、正中神经滑动运动、握力练习”等技术,结合轻度上肢力量训练和柔韧性练习。
• 运动进阶(Volume/Progression):在症状改善后可增加伸屈次数和维持时间,也可尝试一定阻力的握力辅助工具,但需避免过度负荷。
4. 注意事项:
• 对于已有手术指征或计划进行手术的患者,应在专科医师评估后再安排康复训练,避免术前或术后过度使用手部。
• 全程注意腕部姿势与支具佩戴,通过专业康复评估及时调整训练方案。
• 若出现疼痛加剧、感觉障碍明显或夜间疼痛难以忍受,应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报告为基于现有临床与影像资料所作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指导意见。若有疑问,请及时咨询专科医生,以获取个体化诊疗方案。
添加正中神经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