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长肌的一种变异

临床病例 12.02.2002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22岁,男性
作者: S. Mampaey, P. Bracke, J. Vandevenne, L. Swinnen, A. De Schepper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根据临床和影像学结果,确诊为掌长肌的附加远端肌腹。

影像学表现

该患者是一名体力劳动者,表现为右腕掌侧疼痛性肿胀。疼痛为间歇性,并在前臂肌肉剧烈使用时诱发。表面皮肤外观正常。
矢状面和轴向超声检查显示,在右桡侧腕屈肌腱内侧有一个界限清晰的肿物。该软组织肿块呈均质结构,与邻近肌肉回声相似。
右前臂轴位SE T1加权MR图像显示,在桡侧腕屈肌腱内侧、屈肌支持带浅表处出现梭形肿物(箭头所示)。在T1及T2加权(未显示)图像上,该肿物与邻近肌肉信号均匀且等强度。
根据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诊断为掌长肌远端附加性肌腹。未进行手术或活检。

病情讨论

掌长肌是一条小型梭形肌,起自肱骨内侧髁。其远端部分为单一肌腱,附着于屈肌支持带浅层的掌腱膜。根据系统发育学,它被归类为退化性肌肉。
掌长肌是手部最具变异性的肌肉。缺如是最常见的变异,发生率为12.8%。肌腹可置于中部、呈二腹肌或分叉,或沿掌长肌整个走行延伸。起点和止点的变异或重复出现相对罕见。附加肌束是常见变异之一,可导致尺神经受压。当肌肉在屈肌支持带深面附着或在远端出现额外肌腹时,可能会引发伴有正中神经受压的腕管综合征。在过去50年的放射学文献中,掌长肌远端肌腹肥大的报道仅有三例。最近报道在42例正常手腕中有三例(7%)发现围绕掌长肌腱存在薄层肌纤维,但我们认为这三例可视为二腹型掌长肌,这种情况并不算罕见。
通过超声检查或MRI结合位置及信号特征可以对掌长肌变异进行诊断。临床症状及相关神经受压程度决定是否需要手术干预。

鉴别诊断列表

掌长肌

最终诊断

掌长肌

证书

(无内容)

图像分析

超声

icon
超声检查
icon
超声

右前臂轴向SE T1加权MR图像

icon
右前臂轴位自旋回波 (SE) T1 加权磁共振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