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慢性撕脱性损伤

临床病例 24.02.2002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14岁,男性
作者: J.E. Vandevenne, F. Vanhoenacker, L. De Beuckeleer, A.M. De Schepper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出现左腹股沟疼痛已有三个月病史,并在运动时加重。体格检查显示耻骨联合左侧有局限性压痛,未见软组织肿胀或皮肤变色。常规血液分析显示炎症指标无升高。

影像学表现

一名足球运动员有左侧腹股沟疼痛史已达三个月,运动时加重。在体格检查中可见耻骨联合左侧局限性压痛。未见软组织肿胀或皮肤变色。常规血液分析显示炎症指标未升高。
耻骨联合的平片显示,在左侧耻骨内侧和下方存在一个边界不清晰且不规则的溶骨性病灶。病灶的一部分由硬化缘界定。盆骨骨显像显示左侧耻骨有明显的示踪剂摄取,并延伸至耻骨下支。
盆腔冠状位SE T1加权MR图像显示,与对侧相比,左侧耻骨的骨髓信号强度减低(箭头所示)。
在轴向turbo SE T2加权MR图像上,该病灶表现为局部信号强度增高区域(arrow)。未见相关软组织肿块。
根据临床病史和影像学所见,鉴别诊断包括肿瘤或类似肿瘤的病变、骨髓炎以及慢性撕脱性损伤。活检显示正常的透明软骨以及反应性骨硬化,符合chronic avulsive injury

病情讨论

慢性撕脱性损伤是一种痛苦的疾病,由于在年轻患者肌腱肌肉附着于骨突的部位发生慢性肌肉过度使用和反复微创伤而导致。事实上,在未成熟的骨骼中,肌腱肌肉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骨突。骨突是牵拉性骺,它们作为肌肉和肌腱的起点或止点。
骨盆的骨突是急性和慢性撕脱性损伤的常见部位。在本病例中,过度使用缝匠肌、长收肌和短收肌会导致耻骨联合处的慢性撕脱性损伤,这即为缝匠肌-收肌综合征。
在年轻运动员,尤其是足球运动员中已有相关报道。当腿处于外旋状态踢足球时,会导致强力内收和剧烈的髋关节屈曲。急性撕脱表现为骨突与其下方骨骼的分离,而慢性撕脱伤中反复出现的微创伤会引起骨溶解和反应性硬化。然而,由于损伤具有反复性,骨溶解在修复性硬化中占主导地位。组织修复能力被反复的损伤所超越。
由此产生的放射学图像可能非常混乱,类似于尤因肉瘤或其他侵袭性病变所见的虫蚀样表现。骨溶解与硬化的结合甚至可以被误认为是骨髓炎。由于该病变在影像上与骨髓炎相似,缝匠肌-收肌综合征也被称为创伤性耻骨炎。
正确的诊断需要结合典型的临床病史(慢性收肌过度使用)、患者年龄(病变位于骨突处)以及放射学发现综合判断。
MR成像表现包括耻骨内的骨髓水肿,可延伸至耻骨支内侧和下方区域,在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强度、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强度。骶骨应力性骨折或骶髂关节退变可与缝匠肌-收肌综合征同时出现,因为异常应力可能会沿骨盆环传播。

鉴别诊断列表

髋部慢性撕脱性损伤

最终诊断

髋部慢性撕脱性损伤

证书

目前没有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耻骨联合的普通X线片

icon
耻骨联合的普通X线片

骨盆骨显像

icon
骨盆骨闪烁扫描

冠状位 SE T1加权骨盆核磁共振图像

icon
冠状位 SE T1 加权骨盆 MRI 图像
icon
骨盆冠状位SE T1加权MR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