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疼痛
患者出现足跟疼痛,过去几周内疼痛强度逐渐增加,晨起时尤为严重。矢状位 T1 加权 MRI 显示近端足底筋膜信号强度增高并增厚(图1)。矢状位 T2 加权 FSE 图像显示邻近软组织水肿(图2)。在冠状位 STIR 图像上,可见以足底筋膜起始部为中心的骨髓水肿。
反复性创伤和机械应力是足底筋膜炎最常见的原因。这会导致筋膜及周围筋膜组织产生微小撕裂和炎症变化。足底筋膜炎在跑步者和肥胖人群中常见 (1,2)。即使在没有先前创伤的情况下,足底筋膜的炎症也可能导致足跟痛 (1)。疼痛通常感觉在筋膜起点,脚趾背屈时疼痛加重,且在早晨时更加严重。
侧位X线片常可见骨刺。然而该发现并无特异性,因为在无症状人群中也有25%的人会出现此征象。骨显像可能显示跟骨区摄取增高,提示骨膜炎 (1)。MR成像能够区分足底筋膜炎与其他导致足跟痛的因素,例如足底筋膜的断裂 (1,2)。在矢状位或冠状位MR图像上,正常的足底筋膜是一条薄而无信号的带状结构,从跟骨结节腹侧下方向前延伸。足底筋膜的正常厚度约为3.22mm +/- 0.44mm,并在其跟骨起点处变宽。炎症变化会导致筋膜增厚,并在所有序列出现信号增强(在PD和T1加权图像上为中等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上为高信号),这些变化在筋膜近端更明显。可见皮下脂肪和深部组织的水肿,以及集中于筋膜起点的骨髓水肿。筋膜增厚常表现为梭形,这与足底纤维瘤病中更局限、结节状的增厚不同。若出现断裂,可见筋膜连续性中断、水肿和出血。
治疗初期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使用矫形器和非甾体类抗风湿药物。对于更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局部注射类固醇,甚至进行筋膜切除。
足底筋膜炎
对不起,我没有找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如果您需要翻译,请提供完整的英文文本。
基于提供的MRI图像,可见足底筋膜(主要集中于跟骨内侧缘的足底筋膜起点处)明显增厚,T1序列上筋膜信号轻度增高,PD或T2加权序列可见高信号改变,提示局部水肿及炎症。筋膜增厚呈梭形改变,尤以近跟骨附着处为甚,周围软组织可见轻度水肿信号。未见筋膜连续性明显中断,无明显大范围撕裂征象。相邻跟骨骨髓信号有轻度异常,可提示骨髓水肿或炎性改变。
患者62岁,女性,主诉后足部疼痛,符合临床常见的足底筋膜炎发病特点。结合影像学可见足底筋膜近附着处明显增厚、信号改变及可能伴随跟骨骨髓水肿表现,最符合足底筋膜炎的诊断。
本报告仅基于现有影像与临床信息进行分析,提供一般性参考意见,不能替代线下的面对面诊断或专业医生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若有任何疑问或症状加重,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接受进一步检查。
足底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