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因穿孔性十二指肠溃疡入院,并在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在重症监护室长期住院 88 天。她出现了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
该患者因穿孔性十二指肠溃疡入院并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经历了极其困难的恢复期,并发肺炎、败血症以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她在重症监护病房住了 88 天,其中有 70 天需要使用人工呼吸机。随后,她在康复病房接受治疗后才出院。出院前发现患者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受限,对这些关节进行了正位 X 线检查,结果显示关节周围存在异位新骨形成。
异位骨化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局部骨或软组织损伤、全关节置换术或烧伤,以及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的痉挛或瘫痪关节周围发生。神经源性异位骨化通常发生在遭受创伤性脑或脊髓损伤的患者中。
值得注意的是,这位患者并没有任何脑或脊髓损伤的证据。然而,她在重症监护治疗过程中,曾被医源性地诱导处于神经肌肉麻痹状态。
神经源性异位骨化的形成病因尚未明确。关节周围的新骨形成倾向出现在主要的大关节,尤其是髋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和膝关节。外周关节几乎从不累及。关节创伤、骨折的外科固定,以及附近存在压疮都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增高有关。骨化通常位于肌肉平面之间。其发生时间因人而异,可在受伤后2周至12个月内出现。骨化成熟(即骨生长停止)的时间更具变动性,主要根据影像学表现、碱性磷酸酶水平的稳定以及锝扫描活动的下降或稳定情况来判断。
从影像学角度来看,三相骨扫描(使用99m-锝亚甲基二膦酸盐)似乎是早期检测的最佳方法,通常在2-4周内即可发现。最初的X线片常在2个月左右可见边缘模糊、蓬松的骨化阴影,随后其体积增大并逐渐变得清晰,甚至形成清晰的皮质结构。CT扫描有助于清晰地确定骨化的范围,尤其在术前规划中极为重要。
治疗策略包括非手术方式以缓解相关疼痛、维持关节活动度,使用如吲哚美辛、二膦酸盐和低剂量放射进行抗炎治疗。也可进行外科手术切除异位骨。对于某些类型的异位骨化而言,无论在术前还是术后结合放射治疗均显示出一定的积极效果。
主要的鉴别诊断包括骨化性肌炎(其骨生成位于肌肉内部)。其他会导致软组织钙质沉积的疾病还包括肿瘤性钙质沉着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痛风和假痛风、关节周围软骨瘤、局限性钙质沉着以及维生素D过量。
神经源性异位骨化
没有提供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1. 从骨盆正位和双膝正位 X 光片可见,在髋关节和膝关节周围有异常钙化影,呈片状或带状分布,形态较“絮状”或模糊,局部边界可逐渐清晰。
2. 病变主要位于关节周围软组织间隙区域,可见钙质沉积或新生骨样改变,不仅局限于肌肉内,也可波及肌群之间的筋膜或软组织间区域。
3. 关节面本身尚未见明显的骨质破坏或严重变形,但关节活动受限与周围新生骨形成关系密切。
4. 膝关节及髋关节并未见明显骨折线或大块骨质缺损,主要异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软组织内钙化和骨化影。
结合患者长期 ICU 住院病史、曾接受神经肌肉阻滞剂治疗,以及在髋关节和膝关节周围出现的新生骨影和关节活动度受限表现,最可能的诊断是:
神经源性异位骨化(Neurogenic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1. 保守治疗与药物干预:
・ 疼痛管理: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吲哚美辛)或其他镇痛药物,缓解疼痛并可能抑制异位骨化进一步发展。
・ 维持关节活动度:在可耐受范围内进行被动和主动关节活动训练,以防止或减轻关节僵硬。
・ 双膦酸盐类药物或低剂量放疗:根据病情及安全性评估,可考虑抑制异位骨生长。
2. 手术治疗:
・ 若骨化范围广、严重影响关节活动或造成严重功能障碍时,可在异位骨成熟(通常 12 个月或更长)后行手术切除;术后可考虑辅以放射治疗或持续使用抗炎药物,以减少复发。
3. 康复与运动处方:
・ 循序渐进的关节活动训练:从关节被动活动开始,逐渐过渡到辅助主动活动和主动活动。可在不引发明显疼痛的前提下,每天进行 2~3 次,每次 10~15 分钟的关节活动,视耐受程度缓慢增加幅度和时间。
・ 温热理疗或其他物理治疗:在无明显禁忌的情况下,适度应用理疗手段(如温热、超声理疗)有助于缓解肌紧张和软组织粘连。
・ 肌力与心肺功能训练:若全身情况允许,逐渐增加下肢、核心肌群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如坐位踩车、游泳或水中运动),每周 3~5 次,每次 20~30 分钟,逐步提高强度,以心率和主观疲劳度来控制训练负荷。
・ 个体化运动进阶(FITT-VP 原则):
- 频度(Frequency):每周 3~5 次运动,逐步增加到可耐受水平。
- 强度(Intensity):以中等强度为主,如自感疲劳度 4~5(10 分制)左右起步。
- 时间(Time):每次运动时长 15~30 分钟,后期可延长到 30~45 分钟。
- 类型(Type):由关节主动活动、肌力训练、低冲击有氧训练(水中运动、骑车等)逐步过渡到适度的功能性训练。
- 体积(Volume):根据其每次运动时间和一周总次数估算总运动量,量力而行。
- 进展(Progression):在无疼痛和不适的基础上,逐步增加重复次数、组数或轻度负重。
本报告为依据现有临床与影像学信息所做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意见。建议患者结合临床实际情况,以及听取专科医生建议后再进行最终治疗决策。
神经源性异位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