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椎骨的佩吉特病

临床病例 06.10.2002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52岁,女性
作者: A. Drevelengas, G. Boulogianni, D. Chourmouzi, I. Sofroniadis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间歇性下背痛已持续两年。无外伤或其他慢性疾病史。

影像学表现

患者因间断性腰痛已持续两年而入院。未见外伤史或其他慢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发现下胸椎存在局部压痛。神经学和实验室检查(包括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正常。患者接受了常规放射学检查、全身骨显像、CT 扫描、胸腰椎 MRI,以及骨活检。
在胸腰椎常规 X 线(前后位)片(图 1)上,可见第 12 胸椎(Th 12)椎体致密度增高并轻度增大。胸腰椎骨显像(前后位)图(图 2)显示 Th12 椎体放射性摄取显著增高。
在 Th12 水平的 CT 扫描(图 3)可见局部高密度区域(“棉絮状”外观),其中夹杂透亮区,主要累及该椎体。
胸腰椎 MRI(图 4)包括矢状位 T1 加权像(A),可见 Th12 椎体信号强度减低;矢状位 T2 加权像(B),显示 Th12 信号轻度减低;以及经 Gd 增强的矢状位 T1 加权像(C),于 Th12 椎体周缘可见环形强化(“画框”状)。还可观察到该椎体内部分垂直骨小梁的强化。
放射学和临床检查结果提示仅累及单个椎体的 Paget 病。骨活检证实了这一诊断。

病情讨论

单骨性佩吉特病并不常见(10%~20%)。在病程中,其放射学表现由潜在的病理过程所决定。初始阶段因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导致的骨质吸收在放射学上并不常见。第二阶段可见镶嵌样改变,这是在首次骨质吸收增高之后,异常增粗的小梁形成所致。最后阶段,随着破骨细胞活性下降、成骨细胞持续活动,形成了无序的新生高密度骨,取代了先前的溶骨区域,这一阶段被称为硬化期。在受累椎体中,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类型的病变,椎体会呈现典型增大特征。
在椎体佩吉特病中,MRI表现多种多样。短TR/TE和长TR/TE序列上可见局灶性或弥漫性的低信号强度,主要与致密骨及纤维组织的存在有关。然而,有些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的模式,例如在短TR/TE序列上为低信号、而在长TR/TE序列上为高信号,或在T1及T2序列上均呈高信号。椎体增大在骨质疏松或恶性疾病中并不常见。病理性骨折是佩吉特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脊神经受压。
继发的恶性转变可出现成骨肉瘤,也可见于纤维肉瘤、软骨肉瘤以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但前者更常见。

鉴别诊断列表

帕杰特病

最终诊断

帕杰特病

证书

无法找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请提供原文或确认先前提及的骨科医学相关英文内容,以便进行翻译。

图像分析

常规X线检查

icon
常规X线检查

骨闪烁扫描

icon
骨显像

CT扫描

icon
CT扫描

胸腰椎磁共振成像

icon
胸腰椎磁共振
icon
胸腰椎核磁共振
icon
胸腰椎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