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性脊椎炎

临床病例 08.10.2002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62岁,男性
作者: M. Kantarci, F. Alper, O. Onbas, P. Polat, M. Koruyucu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患者因疲劳、发热、出汗和腰背痛持续35天而入院。她的家中有6名成员出现过类似症状。

影像学表现

患者因持续35天的疲劳、发热、出汗和腰痛而入院。她的家庭中有6人出现过相似症状。体格检查时发现脾肿大以及下腰部触诊敏感。红细胞沉降率为35 mm/首小时,C反应蛋白(CRP)为40 mg/l。血常规结果正常,只有白细胞水平轻度升高。腰椎侧位平片显示L4椎体下终板和L5椎体上终板存在明显的硬化性改变,其它椎体仅有轻度的退行性变化(图1)。自旋回波T1加权矢状位磁共振图像显示L4和L5椎体及其间盘信号减低(图2a),并在椎前旁椎缘区可见软组织成分。相应的梯度回波T2加权矢状位磁共振图像显示椎体和椎前区域信号略微增高(图2b)。静脉推注10 ml对比剂后采集的矢状位磁共振图像可见椎体和前方软组织肿块轻度强化(图2c)。布鲁氏菌血清学检测呈阳性,抗体滴度为1:3720。血培养也检测出布鲁氏菌(Brucella mellitensis)。

病情讨论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在地中海国家流行的人畜共患疾病。该疾病可通过与受感染动物的直接接触或摄入受污染的乳制品而传播给人类。 布鲁氏菌病的骨关节表现包括:关节炎、骶髂关节炎、骨髓炎、椎体炎、腱鞘炎和滑囊炎 [1]。椎体受累的部位依次为腰椎、胸椎和颈椎。 由于椎旁脓肿形成,布鲁氏菌性脊柱炎可出现严重的血管和神经并发症 [2]。早期在侧位X线片上可见轻微退行性改变,可能导致误诊 [3]。椎旁和硬膜外肿块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因此在布鲁氏菌病中,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2]。脊柱的普通X线片在疾病的最初数周内敏感度较低 [4];而且其放射学表现与退行性疾病相似 [3]。 感染性脊柱炎(同时涉及椎体骨结构和椎间盘空间的感染)占所有骨髓炎病例的2%至4%,且患病率正在上升 [5]。儿童与成人在临床与影像学表现方面的差异,可用发育解剖学差异来解释。退行性椎间盘疾病、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以及长期血液透析相关的脊柱关节病都可能在影像上模拟感染性脊柱炎。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内部发生退行性改变,导致椎间盘高度丢失,以及邻近椎间盘的终板骨髓发生变化。终板I型改变在T1加权像上信号减低、T2加权像上信号增高,可能与布鲁氏菌病感染改变相似。椎间盘真空现象、界限清晰的终板硬化和侵蚀、以及在T1加权像上包绕终板低信号区的高信号条带,是鉴别诊断中最有用的发现。患者相对年轻、以及有与受感染动物接触的经历,也能帮助进行鉴别诊断。 尽管已报道有多种革兰阳性菌、分枝杆菌和真菌引起椎间盘间隙感染和脊柱炎,但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椎间盘活检中被检出得最多。单凭影像学难以对感染性脊柱炎作出准确诊断,但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在培养中对感染微生物的直接检出,以及特异性血清学检测,都能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结核性脊柱炎具有相对于其他微生物所特有的影像学特征,可以通过放射学方法加以区分。它通常累及胸腰段脊柱,可伴或不伴肺部病变。累及相邻的两个椎体、通常伴有大型椎旁脓肿以及明显的骨质减少,是重要的诊断线索。疾病晚期可出现明显的后凸畸形。

鉴别诊断列表

布鲁氏菌性脊椎炎

最终诊断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

证书

(无英文内容可翻译)

图像分析

腰椎侧位平片

icon
腰椎侧位普通X线片

布鲁氏菌病的 MR 成像表现

icon
布鲁氏菌病的MR成像表现
icon
布鲁氏菌病的磁共振成像表现
icon
布鲁氏菌病的MRI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