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肉瘤的放射学表现

临床病例 13.10.2002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17岁,女性
作者: P. Polat, S. Suma, M. Kantarcı, F. Alper, O. Karsan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右膝疼痛3年,肿块在4个月内逐渐增大。

影像学表现

患者因右膝疼痛3年以及4个月来肿块逐渐增大而入院。体格检查发现右膝关节肿胀和发红。实验室检查除血沉升高外,无其他显著异常。 在右膝侧位平片上,可见膝关节及胫骨周围的软组织密度。病灶内存在大范围钙化,邻近病灶的胫骨皮质表面受到侵袭(图1)。对右膝和胫骨近端进行横断面CT扫描显示,膝关节及胫骨周围出现等密度肿块,内部可见显著的斑点状和线状钙化(图2)。 在矢状面自旋回波T1加权MR成像中,肿块与肌肉组织相比呈不均匀等信号,钙化部位在图像上表现为信号空缺(图3a)。在梯度回波T2加权图像上,肿物呈不均匀高信号,肿物前方可见类似假被膜的表现(图3b)。在对比剂注射后获得的T1加权图像中,肿块有明显增强,且由于肿瘤直接侵袭,胫骨髓内部分也存在不均匀增强(图3c)。 活检和手术材料的组织病理学评估证实了滑膜肉瘤的诊断。

病情讨论

滑膜肉瘤是一种罕见肿瘤,大约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 10%。它最常见于第二和第四个年龄阶段,但可见于所有年龄组 (1)。滑膜肉瘤之名来源于其与覆盖关节表面的滑膜细胞相似。滑膜肉瘤多位于关节附近的肌腱和滑囊处,通常发生于下肢,也可见于上肢、头颈部、腹壁以及踝部。常规 X 线检查时,67% 的病例可发现位于关节附近、边界清晰的软组织密度;30% 的病例可见钙化;20% 的病例可见骨侵犯。CT 显示该病灶比肌肉密度更高,且在显示骨皮质受累和钙化方面优于 MR 成像。虽然仅通过 MR 成像无法做出特异性的诊断,但文献中描述了一些影像学特征。滑膜肉瘤可呈现为内部有分隔的异质性多房性肿块,其轮廓通常界限清晰,并可能形成包膜 (1-3)。滑膜肉瘤的 MR 成像特点并不特异,一般表现为较大、边界相对清楚的关节附近肿块,在 T1 加权像上主要呈中等信号,T2 加权像上也呈中等信号。滑膜肉瘤在注射钆剂后可出现明显但不均匀的强化。当在关节肌腱或滑囊附近的肿块中发现出血成分、液-液平面,以及在 T2 加权像上与脂肪相比分别呈高、低、等信号的“三重信号”时,可能提示此诊断 (4)。近期有关滑膜肉瘤动态钆增强成像的研究显示,随着动脉期增强后 7 秒内即可观察到滑膜肉瘤的强化 (5)。这一发现被认为是此类肿瘤中最常见且具有一致性的特点;MR 成像显示约 21-28% 的病例出现骨侵犯。 这些病变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其他类型的肉瘤。需要注意的是,体积较小、边界清晰、均匀的病变,可能会模拟囊性或良性实性病变 (4)。

鉴别诊断列表

滑膜肉瘤

最终诊断

滑膜肉瘤

证书

未检测到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滑膜肉瘤的普通X线表现

icon
滑膜肉瘤的平片放射学表现

滑膜肉瘤的 CT 表现

icon
滑膜肉瘤的CT表现

滑膜肉瘤的磁共振成像表现

icon
滑膜肉瘤的磁共振成像表现
icon
滑膜肉瘤的MR成像表现
icon
滑膜肉瘤的 MR 成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