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膝反复疼痛
这位成年后积极从事体育运动的患者,因右膝反复疼痛就诊。
平片显示退行性关节炎的非特异性改变,为了进一步评估,进行了MR检查。
MR成像显示,除了关节积液外,在后交叉韧带区域发现一个液体信号的病变,该韧带本身出现纤维分裂。囊肿向头侧和尾侧延伸。诊断为后交叉韧带(PCL)囊肿。
PCL 囊肿起源于后交叉韧带(PCL)的胫骨附着点。PCL 是膝关节的主要稳定结构,可抵抗胫骨后移。PCL 的起点呈扇形,位于股骨内侧髁后外侧表面的一个凹槽中。其附着点位于胫骨后部关节面下约 1 厘米处的凹陷内。它是关节囊内但滑膜外的结构。该韧带向后凸弯,由较大的前外侧束和较小的后内侧束组成。PCL 损伤比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少见。PCL 腱鞘囊肿在 PCL 损伤的诊断中可能会造成误导。
膝关节内的关节囊肿较为罕见,发病率约为 0.2%-1.9%。它们通常与交叉韧带相关,有时也可与髌下脂肪垫相关,但这种情况更为罕见。囊肿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已有多种假设,包括滑膜疝出以及外伤后结缔组织退变。临床表现包括局部疼痛(最常见)、关节触痛、可触及的包块、弹响感以及活动范围受限。其临床意义取决于囊肿大小和部位。
平片可显示股骨髁受压性侵蚀,最容易在隧道位片上观察。CT 显示在韧带附近的髁间区有软组织肿块。超声可见一个低回声的囊性病灶。MR 是首选的影像检查方式。在 MR 成像上可显示呈球形、界限清晰、多房(有时单房)的囊肿,其位于韧带内部或紧邻韧带,并因占位效应出现形态变形。T2 加权自旋回波及 STIR 序列上,这些病变相对于肌肉呈均匀的高信号。在 T1 加权成像上,囊肿信号比肌肉呈低或等信号。囊肿位于韧带后方,也可向前扩展。囊肿可能表现为薄的外围强化环,这有助于将其与其他病变区分。仅在需要与其他病变进行鉴别时才考虑对比增强检查。
鉴别诊断包括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滑膜软骨瘤病、半月板囊肿、滑膜血管瘤,以及滑膜肉瘤。除半月板囊肿外,其他病变在 MR 成像上都有较为典型的表现。半月板囊肿(围交叉韧带囊肿)通常与半月板的水平撕裂紧密相连,可见囊肿与半月板之间的通道。PCL 囊肿很少与关节腔相通。半月板囊肿多从后下方向上延伸(主要位于 PCL 囊肿更后方的位置),并可能包绕韧带。PCL 囊肿更常见于 PCL 的附着点处。ACL 囊肿的形态更呈梭形。
若囊肿需要治疗,通常采用关节镜下手术。经皮穿刺抽吸也取得了成功。
后交叉韧带腱鞘囊肿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本例患者的膝关节MRI成像显示,在右膝后交叉韧带(PCL)及其附着点附近可见一处界限清晰、信号相对均匀的囊性病变。该囊性病变在T2加权与STIR序列上呈较高信号,在T1加权上信号略低或与肌肉等信号。病变形态多呈分叶或分隔样,位于后交叉韧带附近,部分可轻度压迫周围软组织,但目前并未见明显韧带纤维结构中断或骨质结构破坏的影像学表现。周边可见薄环状强化(若进行了增强扫描),提示其囊壁可能存在轻度强化。整体表现符合膝关节内的囊性病变特征。
结合患者55岁、男性,主诉右膝关节反复疼痛,MRI表现为后交叉韧带附着处局限性囊性病变,信号符合关节内囊性病变特征,综合判断最可能的诊断为后交叉韧带囊肿(PCL囊肿)。若需进一步排除其他少见滑膜性病变,可考虑临床结合关节镜或进一步影像增强评估。
康复过程需结合患者关节功能状态及表现,以避免再次损伤和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建议遵循FITT-VP原则(Frequency 频率、Intensity 强度、Time 时间、Type 类型、Volume 总量、Progression 进阶)。
全程康复中需结合个体差异,如骨质状况、心肺功能、既往关节损伤史等,及时监测膝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变化,如出现明显不适或关节积液增多,应减少训练频度或调整动作类型。
免责声明:本报告为基于现有影像及临床信息所作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意见。若有任何疑问或病情变化,请及时就诊。
后交叉韧带腱鞘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