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大腿无痛性肿胀
患者表现为左侧大腿中段无痛性肿胀的病史,数月来缓慢进展。
进行了MRI扫描。冠状T1加权图像(图1)显示在左侧股骨干中段内侧皮质紧贴处有一个6cm的病灶。病灶内可见曲折状低信号,这些低信号区被认为是钙化或骨化。遗憾的是患者没有常规X线片,因此无法进行对照。该病灶在轴位T2加权扫描(图2)上呈中等信号,并再次显示曲折状低信号区及邻近股骨皮质的骨增生。冠状STIR图像(图3)上可见均匀的信号抑制。这些信号特征与邻近的皮下脂肪类似。该发现对于骨旁脂肪瘤具有典型意义。
贴骨脂肪瘤是罕见的良性成熟脂肪组织肿瘤,紧密粘附于其下方骨骼的骨膜。它们通常表现为中年患者出现的逐渐增大的无触痛肿块。股骨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 (1)。
该肿瘤被一层薄的纤维囊包绕,并与下方骨骼广基附着。与骨骼的附着点由成熟透明软骨构成,并伴有软骨内成骨,向软组织肿块内延伸。在肿瘤外围,可见松质骨小梁,被成熟脂肪组织包围 (2)。
贴骨脂肪瘤的放射学表现与病理学所见相一致。在普通X线片上,通常可见一个边界清晰的透亮肿块位于皮质附近。其下方的骨皮质可能因压力性侵蚀而变薄,或者如本例所示,由于局灶性骨质增生而变厚,并在附着点形成骨质突起 (3)。
在MRI上,由于肿瘤附着处是皮质骨,所以在所有脉冲序列中均显示低信号。与骨质突起相邻的透明软骨在T1加权像上呈中等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纤维组织和周围钙化在所有序列上均显示低信号 (4)。
由于贴骨脂肪瘤内含有骨质和软骨成分,其主要鉴别诊断是骨软骨瘤。然而,在典型部位的病灶基质内如果存在脂肪,则可根据影像学发现做出明确诊断,而无需进行活检。然而,这些病变通常需要外科切除,但由于它们常与下方骨膜紧密粘连,手术可能会比较复杂。
骨旁脂肪瘤
没有提供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患者信息:49 岁,男性,主诉:左大腿无痛性肿胀。
根据提供的 MRI 图像及患者临床表现,可见左大腿软组织内存在边界较清晰的脂肪密度为主的病变。病灶紧贴骨皮质,局部可见与骨质相连的突起结构。具体表现包括:
结合影像学表现和患者病史,需考虑以下鉴别诊断:
综合患者年龄、病程特点(无痛性、逐渐增大的臀部/股部肿物),以及影像上可见成熟脂肪成分、与骨皮质紧贴并有软骨及骨质增生的典型表现,最可能的诊断为:
骨膜旁脂肪瘤(Parosteal Lipoma)。
在大部分情况下,典型影像学特征已经可以作出较为明确的诊断,若有特殊疑问或术前评估需要,仍可考虑进一步影像学评估或辅助检查(如 CT 或病理组织活检)。
术后或确诊后进行康复及运动锻炼时,应遵循循序渐进、个体化的原则:
如果患者因其他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心肺功能不佳等)需要特别注意,应先行评估耐受度并在专业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跟进下进行训练。请及时与专业人士沟通,根据恢复情况调整运动量。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基于所提供的影像及临床信息进行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面诊或专业医生的意见。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咨询专科医生。
骨旁脂肪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