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椎弓峡部裂

临床病例 03.03.2003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22岁,男性
作者: A.J. Pandian, H. Elmadbouh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年轻运动员的腰背痛

影像学表现

一名运动能力较强的办公室职员在搬运办公家具后出现了急性下腰痛。疼痛无放射性,局限于腰椎下部。临床检查无明显异常。腰骶部普通放射学检查显示左侧 L5 椎弓峡部缺损(图 1)。

在使用腰围固定一段时间后,疼痛有所缓解。患者继续从事体育活动。18 个月后,患者再次就诊,出现与初次发病相似的持续性下腰痛。再次进行普通放射学检查及腰椎 CT 检查(图 2)显示 L5 椎弓峡部双侧缺损。

病情讨论

脊椎弓峡部裂(Spondylolysis)是椎弓峡部(pars interarticularis)出现的缺损,被认为是由应力性骨折引起,继发于反复的腰椎过伸和旋转所导致的慢性低强度创伤。最常见于L5椎体(1)。在某些体育活动中其发生率会升高。 椎弓峡部的缺损通常无症状,可能是与其他腰痛原因相关的偶然发现。然而,该缺损是已知的腰痛病因之一。 Wiltse等人对脊椎弓峡部裂和腰椎滑脱(Spondylolisthesis)作了如下分类(2): I 发育不良型(Dysplastic):先天性上段骶骨或L5椎弓异常,导致椎体滑脱的发生。 II 峡部型(Isthmic):病变位于椎弓峡部,可分为三种类型:(a) 椎弓峡部的溶骨性疲劳骨折(Lytic-fatigue fracture),(b) 椎弓峡部延长但未断裂,(c) 急性骨折。 III 退变型(Degenerative):由于长期节段性不稳定所致。 IV 创伤型(Traumatic):由于椎骨钩(bony hook)除峡部外的其他部位发生骨折所致。 V 病理型(Pathological):存在全身性或局部性骨病。 峡部型IIc(急性椎弓峡部骨折)总是继发于严重创伤。可能伴有椎体滑脱,但更常见的是只有椎弓峡部骨折而无明显滑脱。它们是急性骨折,而非疲劳骨折,但有时二者之间的界限可能非常微妙。 对脊椎弓峡部裂的诊断基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对于所有怀疑该诊断的患者,都应常规进行腰骶部X线检查,包括斜位片。典型的“苏格兰狗”颈部断裂征(即椎弓峡部骨折)是该病的特征性表现(3)。若未获取斜位片,则在多达20%的病例中可能漏诊脊椎弓峡部裂。 计算机断层(CT)在展示脊椎弓峡部裂方面优于普通X线,可更准确、稳定地显示病变。在椎弓根/椎板水平的横断面上可见所谓“不完整环”征。当CT采用反向倾斜扫描角度并使用薄层扫描,使扫描平面垂直于骨折线时,可成为检出X线上不可见的椎弓峡部裂的首选检查(1)。 CT还可显示脊椎弓峡部裂的伴随表现,如小关节改变、椎体滑脱、椎间盘突出以及椎间孔或外侧隐窝狭窄,并可根据骨折周围骨痂形成情况,最准确地预测缺损愈合的可能性。 将脊椎弓峡部裂纳入青少年机械性腰痛的鉴别诊断中,可使患者得到更早的诊断、治疗并尽快恢复到所期望的活动中。

鉴别诊断列表

腰椎椎弓崩裂

最终诊断

腰椎椎弓裂

证书

抱歉,没有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腰椎X线

icon
腰椎X线片
icon
腰椎X线片

腰椎轴位CT图像

icon
腰椎横断面CT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