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节病

临床病例 24.04.2003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26岁,男性
作者: Elmadbouh H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年轻男性患者出现了疼痛肿胀的双手。

影像学表现

患者就诊时手部疼痛肿胀已持续 3 年。临床上,他表现为狼疮冻疮(lupus pernio),右侧外鼻孔出现溃疡,发红并有炎症。患者双手均出现指炎,手指肿胀、发红并有触痛,且左右食指上各有一个较大的溃疡。随后拍摄了双手 X 线片(图 1)和胸部 X 光片(图 2)。两年后随访胸片显示肺实质改变,因而进行了高分辨率 CT 检查(图 3)。

病情讨论

结节病是一种临床表现极其多样化的疾病。尽管肺是最常受累的器官,但肉芽肿性病程的扩展也可能累及骨骼。几乎任何骨头都可受累;有趣的是,最常受累的是手和脚的小骨。在患有冻疮狼疮样皮疹(lupus pernio)的患者中,鼻骨尤其容易受累。颅骨、椎骨、骨盆、肋骨、胸骨以及长骨的远端很少受累。骨骼受累的发生率为3%到13%[1]。
结节病骨病变的特点是双侧分布;起始部位(皮质,骨膜得以保留);部位(手与脚);位置(通常在受累骨骼的骨端);以及形态(囊性或网状,并且对周围软组织的干扰极少)。在病程晚期,当软骨下病变向关节腔扩展时,邻近关节可能受累。无钙化。至于结节病骨病变的病因及其定位问题,至今尚无定论[2]。
虽然骨病变通常无症状,但在许多情况下,受累部位可能出现压痛和疼痛。手指僵硬、手指畸形以及骨囊肿上方的软组织肿胀常见,且往往先于放射学诊断。
James 和 Williams [3] 将骨病变分为以下几类:
1. 溶骨性病变(Lytic lesions):这些病变表现为指骨头部的微小皮质缺损,或较大、呈圆形的“凿孔样”病变,累及皮质和骨髓,最常见于中节指骨和近节指骨。这可能反映了一种导致局部更具破坏性的骨质疏松过程,形成隧道样改变。外围病变类似边缘侵蚀。
2. 渗透性病变(Permeative lesions):“隧道样”改变出现在指骨干皮质,并伴随皮质和小梁结构的重塑,形成网状图像。本呈凹形的指骨干变为管状。病变通常伴有软组织肿胀。
3. 破坏性病变(Destructive lesions):在晚期硬化阶段,骨骼可能出现多处失活皮质骨折,形成死骨。关节破坏局限于骨的软骨下区域。

通常,如果患者伴有结节病的多系统特征,那么识别典型的“凿孔样”病变相对容易。然而,如果仅出现骨病变且缺乏典型的肺部及肺外结节病表现,则诊断可能会变得困难。许多临床疾病,包括结核病、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麻风病、布鲁氏菌病、梅毒、韦格纳肉芽肿病、嗜酸性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和转移癌[4],都可导致与结节病难以区分的骨骼病变。然而,在日常实践中,真正需要与结节病鉴别的骨骼受累疾病仅有少数几种。如果情况复杂,需要进行骨活检以证实存在非干酪样肉芽肿,并通过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和培养排除其他疾病。

骨骼结节病对皮质类固醇以及其他用于治疗该疾病的药物反应不佳[5]。皮质类固醇通常能减轻疼痛并改善软组织肿胀,但并不能使骨骼异常完全恢复正常。非甾体类抗炎药则可缓解症状。

鉴别诊断列表

结节病

最终诊断

结节病

证书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双手X线检查

icon
双手X线片

胸部X线检查

icon
胸部X光片

胸部高分辨率CT

icon
胸部高分辨率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