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成骨细胞瘤

临床病例 01.05.2003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15岁,男性
作者: A. Mangov, R. Tammo, T. Takoeva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右前臂远端轻度局部疼痛的主诉

影像学表现

男孩出现右侧远端前臂轻度局部疼痛。X线片显示,在桡骨干骺端可见一个大的椭圆形透亮性膨胀性病变,周围有一圈骨硬化带,并伴有皮质增厚。同时在尺骨可见反应性骨膜反应。CT显示桡骨骨皮质破坏,周围软组织水肿或浸润。三维容积重建CT清晰显示了桡骨内的病变,周围伴有骨硬化。

病情讨论

成骨母细胞瘤是一种富含血管的肿瘤,其特点是存在大量成骨细胞。虽然其组织病理学与骨样骨瘤相似,但在临床和影像学上二者有所不同 [1]。男性患者受累的频率高于女性,比例为2:1,且75%的患者年龄在10至30岁之间,发病高峰在第二个十年。脊柱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37%),大多数成骨母细胞瘤位于椎体的椎弓部分(椎弓根、椎板和棘突)以及骶骨 [2]。少数情况下,它们倾向于发生在长骨骨干(上肢7%,下肢25%)。一个重要的区别点在于病灶的大小:骨样骨瘤通常较小,很少超过1 cm,且具有自限性;而成骨母细胞瘤通常病灶较大(平均3.5 cm),极少低于2 cm,并可增大至10 cm。
与骨样骨瘤相似,局部疼痛是成骨母细胞瘤的常见表现 [3],但通常程度较轻。夜间疼痛加重以及服用水杨酸盐后疼痛缓解的情况在成骨母细胞瘤中并不稳定。脊柱病灶可能伴有肌肉痉挛、脊柱侧弯以及包括感觉异常和无力在内的神经学症状。
成骨母细胞瘤的放射学表现多种多样,与骨样骨瘤单一的表现不同。它可模拟以下三种基本的X线表现模式之一:骨样骨瘤、动脉瘤样骨囊肿或恶性骨肿瘤 [4]。成骨母细胞瘤虽然与骨样骨瘤相似,但其瘤巢通常大于2 cm。如果肿瘤偏心位于骨内并累及骨皮质,可出现明显的硬化。在长管状骨中,成骨母细胞瘤可能起源于骨髓或皮质,有时也可能在骨膜下出现。病灶大小不一,并可相当大,常呈圆形或椭圆形,主要表现为溶骨性改变,可出现钙化或骨化区域,边界清晰并具有膨胀性。骨硬化和骨膜增生可能较为旺盛,后者有时可类似于恶性肿瘤所表现的骨膜反应。在脊柱中,若在后方骨性结构中(尤其在胸椎或腰椎段)出现边界清晰、膨胀性溶骨性病灶,并伴有部分或大范围钙化或骨化,则应考虑成骨母细胞瘤的诊断 [4]。成骨母细胞瘤在颅骨中相对少见,其具体位置多变。它常表现为一个边界清晰的椭圆形透亮缺损,可有不同程度的中心性钙化,累及颅骨表里两板。
骨显像、CT检查及MR成像均可用于评估成骨母细胞瘤。骨显像可见放射性核素在病灶部位的摄取增加;CT和MR成像可全面显示病变的范围。瘤体所致的骨或邻近软组织的炎症反应在MR图像中可能呈现类似恶性肿瘤的误导性表现。此炎症反应有时包括一个可在静脉注射钆剂后显示信号强度增强的肿块。T1加权像上无明显局灶性病变,但可见水肿;T2加权像则可显示骨髓以及周围软组织的水肿。通过MR区分良恶性表现有时较为困难 [5]。

鉴别诊断列表

骨母细胞瘤

最终诊断

成骨细胞瘤

证书

对不起,我没有看到可以翻译的相关英文内容。如果您可以提供需要翻译的具体文本,我会尽力为您翻译。

图像分析

右桡腕关节X光片

icon
右侧桡腕关节X线片

前臂远端的螺旋CT

icon
远端前臂的螺旋CT扫描
icon
前臂远端的螺旋CT扫描
icon
前臂远端的螺旋CT
icon
远端前臂的螺旋CT

3D CT重建强化投影

icon
三维CT重建强化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