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患者在右手臂伸直并外旋的情况下摔倒后出现肩部疼痛。
该患者在右臂伸直并向外旋转时摔倒后前来急诊科。她用对侧手轻轻托住右臂,维持轻度外展位。体格检查发现三角肌扁平,并且活动范围受限。临床诊断提示肩关节前脱位。
右肩标准前后位放射线片显示肩关节前脱位和骨性Bankart损伤的典型表现(图1)。侧位肩胛投照(未显示)证实肱骨头处于典型的喙突下位置,并可见Hill-Sachs损伤。所有这些发现均通过螺旋CT(图2)得到更好地展示。
肩关节(盂肱关节)是人体中最常发生半脱位或脱位的部位 (1)。这是一个高度灵活的关节,其稳定性主要由坚固的关节囊、三条肩关节韧带,以及肩部周围的肌肉,尤其是肩袖肌群提供 (2)。肩关节脱位最常见于前向脱位(97%)(3)。常见的机制是肩关节外展、伸展和外旋的组合。这些前向脱位还可分为喙下型(最常见的亚型)、盂下型(发生频率第二)、锁骨下型以及胸腔内型(罕见)。大约40%的前向脱位会复发,而且在喙下型和盂下型中更容易复发 (2)。在肩关节的前后位片上容易诊断前向脱位,Y视位或腋位投照也同样有效。
Hill-Sachs和骨性Bankart病变是与前向脱位相关的骨折。其他相关损伤包括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10%-15%)、肩袖破裂以及臂丛神经损伤(7%-45%)(2)。Hill-Sachs缺损是肱骨头颈交界处后外侧的压缩性骨折,在急性和复发性脱位中分别可见于25%和75%的病例 (2)。它是在脱位时,肱骨头撞击盂缘前下方时形成的,在脱位时间较长和复发性脱位的肩关节中常见更大范围的损伤。夜间(或内旋位)肩关节前后位投照最能清晰显示Hill-Sachs病变 (3)。在MR图像上也可显示后外侧骨挫伤而没有肱骨头凹陷的情况 (4)。骨性Bankart病变是盂下缘前部的骨折,较为少见 (1)。在肩关节中立位的前后位片上即可清晰显示。为了显示盂唇和关节囊的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成像技术,如CT关节造影、MR以及MR关节造影 (2,4)。
肩关节前脱位:Bankart和Hill-Sachs骨折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根据提供的X线及CT影像,可见右侧肱骨头相对于关节盂向前方移位,提示肩关节前向脱位(常见于跌倒过程中手臂外展、伸直及外旋外伤所致)。在肱骨头后外侧部位可见骨质压缩缺损,考虑符合Hill-Sachs病变。部分图像中可见关节盂前下缘的骨皮质线局部中断,需考虑是否合并bony Bankart损伤(前下盂缘撕脱骨折)。未见明显大结节大块骨折迹象,但仍需警惕大结节或肱骨结节处小撕脱骨折。同时关注肩袖肌腱及软组织结构,显示有限,若临床怀疑肩袖损伤,建议进一步MRI评估。
基于患者外伤机制(跌倒时手臂外展、外旋着力)及影像学所示肱骨头向前移位并伴随Hill-Sachs压缩缺损,最可能的诊断为“肩关节前向脱位(合并Hill-Sachs病变)”。如进一步检查(CT细节重建或MRI)证实前下盂缘的骨折或盂唇损伤,则可确诊伴有bony Bankart病变。
治疗策略:
康复/运动处方建议(FITT-VP原理):
本报告基于现有影像和初步临床信息进行分析,仅供参考,不能替代面对面的临床诊断及专业医生意见。若有进一步问题或病情变化,应及时就诊并接受相应检查和治疗。
肩关节前脱位:Bankart和Hill-Sachs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