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颈部疼痛,无外伤史
这名男孩出现急性颈部疼痛。无外伤史。体格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显示细胞计数正常,C反应蛋白正常。
颈椎X线检查显示C2-C3椎间盘钙化。MRI证实椎间盘前部钙化,在T1和T2加权序列上显示低信号强度。
椎间盘钙化在儿童中并不常见。钙化的确切原因尚不明确,但很可能与成人退行性纤维环钙化不同。儿童椎间盘钙化通常发生在下颈椎,受累者的平均年龄为 8 岁。大多数颈椎椎间盘钙化病例都会出现颈痛、斜颈、活动受限且无外伤史。
X 线片和 CT 通常显示卵圆形钙化,位于前方、中间或突出的部位。MRI 显示在 T1 和 T2 加权序列中,椎间盘内均为极低信号。
儿童期该病通常呈良性过程,仅有轻微症状和体征,并可自行缓解。颈椎内的钙化通常会在随后的数周或数月内消失。所需的唯一治疗是对症处理,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和软颈托。
椎间盘钙化
没有提供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根据所提供的颈椎X线与MRI影像,可见颈椎下段(如C5-C6或相邻椎体)椎间隙内存在椭圆形或类圆形的钙化影,位于椎间盘区,呈较高密度或信号缺失表现。MRI上在T1及T2加权像中信号均明显减低,提示该区域可能存在钙盐沉积或较硬质的病灶。周围椎体结构大体完整,未见明显骨折或骨质破坏迹象,软组织亦无明显肿胀或异常。
综合临床表现(急性颈痛、无既往外伤史)、影像学特征(椎间盘区域钙化影,并在MRI上T1及T2均为低信号),以及患儿年龄,最可能的诊断为:小儿颈椎椎间盘钙化(calcific discitis)。
治疗策略:
1) 保守治疗为主:一般无需手术干预,主要采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缓解疼痛及炎症反应,并建议使用软颈托(软性护具)以暂时稳定并减轻椎间盘压力。
2) 观察与随访:随着时间推移,儿童颈椎椎间盘钙化多可自行吸收,症状通常在数周到数月内逐渐缓解。
3) 若保守治疗后症状顽固或出现神经压迫征象(如上肢麻木、乏力等),则需考虑进一步影像学评估及骨科专科会诊。
康复/运动处方:
1) 近期休息期(急性期,约1~2周内):以保护患处、缓解症状为主,颈部活动只做轻微伸展及绕环动作,避免剧烈运动或负重。
2) 渐进性活动期(疼痛缓解后):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轻度颈椎肌力训练和柔韧性锻炼,如小范围的颈椎屈伸、旋转动作,配合肩带肌及上背肌群的等长收缩训练。每次15~20分钟,每周3~4次,强度以无明显疼痛为度。
3) 巩固稳定期(症状彻底好转后):可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FITT-VP原则:提高频率Frequency、延长时间Time、增加强度Intensity、改变类型Type、累进步伐Volume/Progression)。如无特殊禁忌,可在1~2个月后结合颈肩肌力训练(弹力带抗阻练习、低负荷哑铃等),并增加有氧锻炼(如游泳、骑车)。建议每周训练频次3~5次,每次30分钟,循序渐进。
4) 注意事项: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应根据患儿对运动的耐受度、骨骼与体能状态进行个体化调整,确保安全。若出现明显加重疼痛、姿势异常或神经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重新评估。
免责声明:此报告仅供医疗参考使用,无法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诊疗意见。建议在专业骨科或脊柱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进一步评估与治疗。
椎间盘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