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大腿出现一个无痛、可移动、具有木质感的肿块。
两年前,患者注意到左髋附近出现一个无痛性肿块,并迅速增大,直到入院时,病变已沿大腿外侧表面扩展。触诊时肿块质地坚硬,表浅组织可推动而深部组织固定。
超声检查显示一个大小为15 x 10cm的多房性肿块,内部有液性区域并伴有高回声隔膜。
因患者惧怕幽闭环境,未进行MRI检查。
CT增强扫描显示软组织肿块位于阔筋膜肌筋膜平面,向尾侧延伸至大腿浅层组织。病变呈多房性,低密度区域由高密度、强化不良的隔膜环绕。
切除肿块后,诊断为结节性筋膜炎。
结节性筋膜炎(NF)是一种由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的软组织病变;该病变被描述为:皮下的、类肉瘤性纤维瘤病,表现为显著的结节状成纤维细胞增生 [1,2].
临床上,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快速增大的可触及软组织肿块。此病常见于上肢(48%)、躯干(20%)、头颈部(17%)和下肢(15%)。根据解剖部位,NF可分为皮下型、肌内型和筋膜型,后者沿浅筋膜组织扩散 [2].
其组织学特征显示不成熟、无异型性的成纤维细胞,呈典型的短而不规则束状排列。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表现为:在T1加权像上,病灶信号略高于骨骼肌;在带脂肪抑制的T2加权像(FS或STIR序列)上,病灶显示高信号;静脉注射钆剂后,病灶通常表现为均匀强化 [3].
增强CT检查有助于了解肿块的起源和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从而为手术提供有效的诊断支持 [4,5].
结节性筋膜炎
(无内容可翻译)
根据提供的增强 CT 图像显示,于左大腿部位可见一明显软组织肿块,其边界相对清晰。病灶在平扫时表现为略高或等密度影,增强后可见较均匀的强化,无明显邻近骨质破坏或骨膜反应。周围肌肉组织结构大体完整,暂未见明显骨骼受侵迹象。
临床上患者描述为“质地稍硬( ligneous consistency )、可移动且无痛性”。该部位肿块的位置以及相对均匀的强化特点,可以提示良性软组织病变的可能。
结合患者的年龄(60 岁)、临床表现(左大腿无痛性、可移动)的肿块特征,以及影像学上相对清晰、较均匀增强的软组织性质,且病理文献指出结节性筋膜炎在影像上可呈“假肉瘤样”增生,具有快速生长、但实际多为良性增殖的特点,因此最符合的诊断倾向为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tis)。
若需最终确诊,仍可考虑进行影像引导下穿刺活检或直接手术切除后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
治疗策略:
康复/运动处方建议(FITT-VP 原则):
本报告基于现有的病史与影像资料进行学术性和参考性分析,不可替代面对面医生诊断或个体化医疗建议。若有任何疑问或症状变化,务必及时就医或咨询专业医疗人士。
结节性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