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面部创伤被送入急诊科进行评估。
患者因交通事故导致急性头面部损伤被送入急诊室。面部CT扫描显示右侧茎突舌骨链与舌骨小角处意外发现了完整骨化。对侧存在延长的茎突。与这些发现相关的部位未发现任何骨折。根据冠状面面部螺旋CT重组获得的斜面图像,显示如图所示处于连续状态的骨化节段。患者因轻微的头面部损伤接受治疗后出院,并在门诊外科门诊进行随访。
与茎突和茎突舌骨韧带相关的多种解剖变异已被描述。茎突过长或茎突舌骨韧带的钙化/骨化在普通平片或计算机断层(CT)扫描中通常是偶然发现。极少数情况下,这些异常会因对颈部上方的神经血管结构产生压迫,导致颅面和颈咽部疼痛综合征,被称为Eagle综合征、茎突舌骨综合征和假茎突舌骨综合征。该情况也可能对颈外或颈内动脉造成外部压迫和撞击。茎突舌骨链与舌骨之间出现假关节非常罕见。我们报告了一个此类病例:一名男性患者因急性创伤行CT扫描时偶然发现该征象。该患者在就诊时对此发现并无临床症状表现。
茎突舌骨链与舌骨形成关节是十分罕见的发现,文献中仅有少数病例报道。本病例显示在下颌角上方出现了骨化段的假关节。还可见对侧茎突单纯延长。尽管患者一侧的茎突舌骨复合体已完全骨化,并且对侧茎突变得延长,但本例患者并无与该异常相关的临床症状。
茎突、茎突舌骨韧带和舌骨小角都来源于茎突舌骨链,该链由第一、第二鳃弓以及Reichert软骨发育而来。茎突舌骨链异常的发生率差异较大,范围为1.4%至84%,具体取决于异常的分类和临床表现。然而,平均影像学检测的发生率约为18.2%,其中有症状的病例报告约占1%-5%。该异常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并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更高。有文献报道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DISH)在某些病例中也有相关性。茎突舌骨链异常在无症状成人中最常见的表现是影像学上的偶然发现。茎突的影像学骨化可分为3型:Ⅰ型是茎突单纯延长;Ⅱ型为茎突舌骨复合体骨化并出现假关节(本病例即属此型);Ⅲ型表现为真正的节段化,较为罕见。在尸体解剖中已发现存在真关节的节段化情况。
普通平片、全景片及CT扫描已广泛用于该类患者的评估。有症状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颅面及咽部疼痛、吞咽痛、吞咽困难、发声困难、伸舌时疼痛、唾液分泌过多感、头痛、颈痛、舌咽神经痛以及颈动脉痛。
骨化的茎突舌骨段易发生骨折。有文献报道茎突舌骨链的骨化可继发于颈咽部创伤。本异常存在时,过度前屈或过度后伸(挥鞭样)损伤的影响可能会加重。只有病情严重且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才需手术切除已骨化的茎突舌骨段。在本病例中,由于患者完全无症状,因此未建议手术。对于此类病例,应密切随访以监测是否出现神经或血管受压的临床症状。若患者出现症状,尽早通过经口或经外入路切除骨化段可获得疼痛的完全缓解。
茎突舌骨链骨化并带有茎突舌骨关节
(无内容可翻译)
根据提供的患者CT影像,可见以下主要特征:
上述鉴别诊断主要依据:
综合患者年龄、外伤急诊入院原因、当前并无与茎突/韧带骨化相关的症状,以及CT所示茎突-舌骨韧带完全骨化并在下颌角上方形成伪关节、对侧茎突延长的发现,本例最可能的诊断为:
由于患者目前对该茎突-舌骨韧带骨化并无任何相关症状或功能障碍,且主要入院原因是面部外伤,故针对本项无症状的影像学异常,通常采取以下策略:
对于本例患者,如仅进行面部外伤的康复,需要兼顾局部外伤所在地的护理;建议在外伤康复过程中加强对颈部及脸部功能的恢复训练,但谨慎避免剧烈或快速颈部活动。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为基于现有影像学资料和临床信息所做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诊疗意见。若有任何疑问或病情变化,应及时咨询专科医生并进行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茎突舌骨链骨化并带有茎突舌骨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