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因左肘严重疼痛和肿胀而入院。她还抱怨该关节的活动受到限制。
患者因左肘严重疼痛和肿胀且关节活动受限而入院。该疼痛和肿胀已持续数月。腹部超声检查和胸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受累肘关节的常规X线显示骨质侵蚀、骨质减少、后侧关节间隙变窄以及软组织肿胀(Figure 1)。
肘关节CT显示鹰嘴滑囊以及肱骨远端后外侧部位存在囊性病变(Figure 2a,b)。此外,在关节的骨性结构可见皮质侵蚀(Figure 2c),并在桡骨近端内侧部位见毫米级软组织钙化。
左肘关节的T1加权轴位和矢状位MR图像显示囊性病变、骨髓内局灶性低信号区以及皮质侵蚀(Figure 3a,b)。在静脉注射对比剂后,邻近肘关节的软组织成分及囊性病变边缘均被增强(Figure 3c)。T2加权MR图像显示髓质骨内存在不均匀的信号减低区,关节附近出现均匀高信号的液体积聚(Figure 3d)。
滑膜活检显示干酪样肉芽肿。患者最终确诊为结核并接受了多药联合治疗。
只有 1% 的结核病患者会发展为结核性关节炎,而且大多数此类病例呈单关节受累。在骨骼结核中,关节受累比骨更常见。大约 50% 的骨骼受累患者表现为脊柱病变,另有 50% 则表现为髋关节、膝关节或其他关节的炎症。当结核累及长骨时,最初的感染通常位于骨骺和/或干骺端。若关节受累,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血友病相似的滑膜增生。然而,在结核性关节炎中还可见干酪样肉芽肿。
关节周围骨质疏松、骨皮质侵蚀、关节间隙变窄、轻微的骨膜反应及邻近软组织结构的钙化是结核性关节炎常见的放射学表现。骨皮质侵蚀和软组织钙化在 CT 上能得到更好评估,而 MR 成像则最适合显示关节附近软组织的改变。通过 MR 技术,T1 加权图像能最清楚地显示骨侵蚀。骨髓异常在这些图像上表现为相对于脂肪骨髓的局灶性低信号区。滑膜炎症在 T2 加权图像上表现为中高信号强度区域。静脉注射钆对比剂后,这些炎症部位呈不均匀强化。有些病例中,受累关节存在关节外成分,界限清晰且轮廓平滑。另一些病例则表现为关节外成分轮廓不规则并带有浸润性特征,在 T2 加权图像上信号高于肌肉和纤维组织。囊性病变的边缘在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呈平滑强化。
肘关节结核的鉴别诊断包括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和滑膜肉瘤。
对比结核性和化脓性关节炎,从 MR 成像来看,前者的骨侵蚀更明显,且结核性关节炎中脓肿壁的强化薄而规则,而化脓性关节炎中则呈厚而不规则的强化。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征性表现包括关节邻近的骨质疏松、边缘性骨侵蚀、多发小关节的对称性受累及受累关节间隙的弥漫性变窄。
退行性关节炎的主要特点是骨赘形成、并不呈弥漫性但不对称的关节间隙变窄以及软骨下硬化。
我们的患者表现为单关节病变,伴随软组织钙化及继发性骨破坏,这些在滑膜肉瘤中也可出现。结核和滑膜肉瘤是我们病例的主要考虑。约三分之一的滑膜肉瘤可出现钙化,继发性骨破坏较少见,发生率仅 10%。滑膜肉瘤的软组织成分通常呈结节状。
对于单关节病变,在排除前应始终考虑感染病因。结核性关节炎的最终诊断依赖于滑液抽吸检查或滑膜活检。
若患者长期出现症状,应将结核纳入肘关节肿瘤样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之中。
肘关节结核
(无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1)从X线平片(见第一张影像)可见左肘关节周围存在明显骨质疏松(关节周围骨质密度降低),关节间隙变窄,局部有轻度的皮质破坏,另可见邻近软组织区域的钙化阴影。
(2)在CT横断面(见第二、第三张影像)上可更清晰地观察到骨皮质的侵蚀性变化,局部软组织内钙化较明显,并伴有一定程度的软组织肿胀。
(3)MRI序列(见后续多张图像)提示:
基于影像学表现及患者年龄、临床表现,主要考虑以下诊断或鉴别诊断:
综合患者的年龄、临床症状(左肘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影像所示(单关节受累、关节周围钙化、骨质破坏、薄壁环形增强的软组织病灶)以及结核关节炎的典型成像特点,最可能的诊断为:
结核性关节炎(结核性滑膜炎)
后续明确诊断仍需依赖实验室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血沉和C反应蛋白等)、病灶穿刺或滑膜活检,并结合病理和微生物学检查以最终确诊。
(1)治疗策略:
(2)康复与运动处方:
采用循序渐进、个体化原则,可考虑以下FITT-VP模式:
本报告仅作为医学信息参考,不能替代医院的诊断与治疗,也不能替代临床医生的当面诊断与具体处方。患者应结合自身情况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最终诊疗决策。
肘关节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