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男性,小腿疼痛

临床病例 06.03.2023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87岁,男性
作者: Andrea B. Rosskopf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这名87岁男性患者在国外逗留后,于过去数月内感到左小腿近端疼痛和压迫感逐渐加重,因此前往全科医生处就诊。最近没有外伤,提到5年前曾有一次运动创伤。血液检测显示D-二聚体水平升高,但经超声排除了静脉血栓。临床上可见软组织肿胀,触诊时有疼痛。穿刺囊性部分后显示出出血性渗液。无抗凝治疗史,也无已知出血性疾病。

影像学表现

超声(US;图1)显示近端小腿内侧部有一个大的囊性肿块,同时带有部分实性区域。MR检查(在US后4个月进行,图2)显示在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外侧头出现异质肿块体积增大。其中部分病灶区域由包膜包绕,部分区域在T1加权像上信号增高。注入钆剂后局部可见增强表现。CT(小腿及胸部检查,US后7个月,图3)显示肿块进一步增大,伴有多个强化区域,并伴随出现多发双侧肺结节。

病情讨论

背景

血管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肉瘤亚组(<1%),起源于血管或淋巴管的内皮细胞,预后不良 [1]。它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和身体任何部位(尤其是头颈部)。血行转移常见,多见于肺。血管肉瘤可能是偶发性的,但已知的危险因素包括放射治疗、慢性淋巴水肿、异物以及家族综合征(如Maffucci综合征或神经纤维瘤病)[2]。

临床视角

临床表现根据身体部位不同而差异很大。误诊非常常见,可能导致治疗不当和治疗延误。伴小腿疼痛的软组织肿胀的常见鉴别诊断包括深静脉血栓或Baker囊肿破裂。如果出现生长性、非外伤性肿块,表现类似大型血肿,也应考虑出血倾向、慢性扩张性血肿或软组织肉瘤等可能性,并通过影像学和早期组织学相关检查进行确诊。

影像学视角

在MR上,所有序列中常见信号不均匀。囊性改变、纤维化成分和坏死经常出现,常导致被误诊为慢性血肿 [1;3;5]。在T1加权序列上,不均匀表现可能提示邻近出血的不同阶段。对比增强后,肿瘤通常出现强化区域,可能伴随坏死。肿瘤内的血管可能显示高速(在所有序列上均为低信号)或低速(在T2加权图像上为高信号)流动信号。弥散加权成像通常显示表观弥散系数降低。CT通常显示不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其密度部分类似肌肉,往往可见明显造影增强 [1]。由于在诊断时常见转移,建议行胸腹部CT分期 [4,5]。穿刺不仅应包括细胞学检查,因为细胞学结果有时对非典型细胞呈阴性。可能需要开放活检 [6]。

预后

预后不佳,5年生存率在12%至35%之间 [1;2]。治疗可包括放疗、化疗和手术,具体取决于受累部位和可切除性。无论手术切缘状态如何,复发都很常见 [2]

要点

对于肢体出现非外伤性、不断扩大的血肿,应考虑恶性软组织肿瘤的可能性,并应尽早进行组织学确认。

在整个稿件及相关文件中,所有患者数据均已完全匿名化。

鉴别诊断列表

软组织血管肉瘤
血肿填塞的 Baker 囊肿
热带性化脓性肌炎
慢性扩张性血肿
软骨肉瘤

最终诊断

软组织血管肉瘤

图像分析

没有可翻译的内容。

icon
左小腿纵向 (A) 和横向 (B) 超声显示一个大型囊性(白色箭头)病灶,内含实性部分(短)。
icon
左小腿纵向 (A) 和横断 (B) 超声显示一个大的囊性(白箭头)病灶,伴有实性部分(短

左小腿MRI(超声检查后4个月)

icon
Cor STIR (A) 显示一个异质性病灶,具有高信号(= 囊性)(黄色箭头)、低信号(红色箭头)和等信号 pa
icon
Cor T1 (B) 显示由于出血处于不同阶段而导致该病灶内部信号强度不均(箭头所示)。
icon
横断面 T1 (C) 显示出类似囊壁的包绕(绿色箭头),并在病变中可见高信号区(红色和白色箭头)。
icon
横断面 T1fs 注射钆(D)显示病灶内部增强区域(黄色箭头)

(无英文内容可翻译)

icon
左小腿(A)在超声检查后 7 个月进行的横断面 CT 显示,病灶增大并出现弥漫性增强(黄色箭头)。
icon
胸部 CT(B 和 C)显示多个肺部结节
icon
胸部CT(B和C)显示多发肺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