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跟腱黄色瘤及MRI检查的作用

临床病例 27.06.2005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67岁,女性
作者: Prasanna VK, Kadir UA, Geary NPJ, Maffuli N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在本报告中,回顾了一例67岁女性患者双侧跟腱肿胀的病例。通过临床与影像学方法确立了诊断。探讨了多种治疗方案,并通过组织学检查确认了诊断。报告还进一步探讨了MRI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影像学表现

患者在高级作者的足踝科门诊就诊,双侧跟腱部位在过去两年内出现肿胀。肿胀逐渐增大,且患者在行走时感到不适。患者并未主诉其他部位有肿胀,也无类似肿胀或高胆固醇血症的家族史。检查发现患者体型较瘦,双眼均有老年环,未发现睑黄瘤。心脏方面无明显体征和症状。双侧跟腱区域检查发现左侧有一个梭形肿块,大小约15 x 3 x 3.5厘米;右侧也有形状相似的肿块,大小约12 x 6 x 3厘米。血液检查显示2A型高胆固醇血症。平片X线清晰显示了跟腱区域周围软组织肿胀的范围(Fig. 1a)。随后进行了MRI扫描,包括矢状面和轴位的T1、T2序列,STIR序列以及增强后T1序列(Figs. 2a-d)。扫描结果显示肿块已经浸润到肌腱,并开始于肌腱-肌肉结合处。两侧肿块外观相似,在所有序列上几乎均呈低信号。左侧跟腱区域外侧可见少量高信号。肿块边界清晰,可见将周围软组织推开。小腿、踝关节以及骨髓区未见其他异常。病灶的表现肯定不是良性。

病情讨论

双侧跟腱黄色瘤在文献中很少被提及;截至1973年,仅报道了173例,其中只有15例患者接受了手术切除,6例进行了手术重建。它在内科学和皮肤科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本例患者未发现其他腱及皮肤黄色瘤和/或心血管疾病,但这些在临床上密切相关。患者往往存在2型或3型高脂蛋白血症。大多数黄色瘤在接受降脂药物治疗后会消退;部分则需要进行切除。目前仅有约半打病例在文献中提到切除后并进行肌腱重建。本例患者由于肿块体积较大且引起症状,遂决定行探查、切除及重建手术。两侧手术间隔三个月,先手术左侧。每侧术后均固定六周,此后患者恢复了全部活动能力。患者术后开始服用降脂药物。组织学检查显示其肿块为腱黄色瘤(图3a及3b)。早期诊断十分重要,既可在早期阶段避免手术,也能关注心血管方面的潜在并发症。对于跟腱区域出现肿胀的患者,应考虑到腱黄色瘤的可能性,以便尽早开始降脂药物治疗,从而避免更严重的并发症。MRI扫描在所有序列中均显示为低信号。尽管MRI可以准确地显示肿块并提供详尽的解剖信息,但对具体确定病理显示的价值较低。MRI和超声在显示跟腱的解剖信息上作用相似。由于仅在极少数患者的黄色瘤中可见异常高信号,故对于特异性病理诊断,其价值有限。

鉴别诊断列表

双侧跟腱黄色瘤。

最终诊断

双侧跟腱黄色瘤

证书

对不起,目前的对话中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请您提供相应的英文文本,以便我为您翻译。

图像分析

双侧跟腱区域的普通X线检查

icon
双侧跟腱区的普通X线片

磁共振成像扫描显示肿胀的范围和特征,整体信号偏低。

icon
MRI扫描显示肿胀的范围和特征,整体呈现低信号。
icon
MRI扫描显示肿胀的范围和特征,整体信号较低
icon
MRI扫描显示肿胀的范围和特征,整体呈低信号
icon
MRI扫描显示肿胀的范围和特征,整体呈低信号。

左侧跟腱区域标本的组织学

icon
左侧跟腱区域标本的组织学
icon
左侧跟腱区域标本的组织学检查

右侧跟腱区标本的组织学检查

icon
右侧跟腱区域标本的组织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