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临床病例 30.06.2005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21岁,男性
作者: Álvarez M, Bello MJ, Soler R, Rodríguez E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位患者出现了左膝肿胀,肿胀逐渐形成。

影像学表现

患者主诉左膝肿胀已持续八个月。X线平片显示在胫骨近端干骺端可见轻度膨胀性溶骨性病变,边缘分叶状且清晰,偏心性分布(图1)。MRI显示T1加权图像上病变呈中等信号(图2a),在T2加权图像上呈均匀高信号(图2b)。静脉注射Gd-DOTA后,病变出现不均匀强化(图2c)。手术切除病灶后需要进行骨同种移植。

病情讨论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CMF)是最不常见的良性软骨性骨肿瘤,最常见于第二与第三个年龄阶段。它常表现为缓慢进展的疼痛、压痛和肿胀,发病时间可从1周到数年不等,这是最常见的临床异常。典型的放射学表现包括偏心性的溶骨性病灶,边界清晰且常有硬化边,位于长骨干骺端,尤其是下肢(约80%的病例)。然而,CMF可能有多样的影像表现,也可作为良性、缓慢生长的肿瘤出现在骨骼的任何部位。广泛的骨膜反应和病理性骨折并不常见,钙化亦不常见。在MRI上,CMF在T1加权像上信号减低,在T2加权像上信号增高。与其他软骨性肿瘤相似,它可呈现高信号的分叶状图像,但CMF的信号强度会因软骨样、黏液样和纤维组织的比例不同而有所变化。该肿瘤的经典组织学特征是在黏液样或软骨样组织背景中,呈小叶状分布的星状或梭形细胞。CMF的鉴别诊断包括巨细胞瘤、动脉瘤样骨囊肿和非骨化性纤维瘤。若瘤体内部出现钙化,则需考虑软骨母细胞瘤和软骨瘤等其他可能性。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由于这些肿瘤具有局部侵袭性,通常需要行广泛切除并进行植骨。

鉴别诊断列表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

最终诊断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证书

(无内容可翻译)

图像分析

常规X线影像

icon
常规X线图像

一张磁共振图像

icon
一张磁共振图像
icon
一张磁共振图像
icon
一张磁共振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