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活动受限的罕见原因:先天性近端桡尺骨融合

临床病例 28.03.2023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11岁,男性
作者: Eda B. Olson1, Alexander M. Satei2,3, Kaitlin M. Zaki-Metias2,3, Scott J. Baker4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11岁男性到骨科门诊就诊,表现为无痛性无法旋后左前臂。患儿的母亲回忆在患儿6岁时首次注意到其左上肢活动存在差异,但当时患儿并未出现任何不适或症状。患儿的父亲也已知存在先天性上肢畸形。

影像学表现

前臂正位和侧位X线显示,近端桡骨与尺骨之间存在一小段骨性融合,并有轻度桡骨弯曲。除此之外,桡骨小头位置正常。没有发现骨折迹象。在拍摄X线期间,由于患者体位限制,进一步增加了对桡尺骨融合导致患者症状的怀疑。根据Cleary分类,这些X线结果符合II型近端桡尺骨融合。

病情讨论

背景及临床视角

先天性近端桡尺骨融合是一种罕见的骨发育畸形,表现为近端桡骨和尺骨融合 [1]。其中约60-80%为双侧,常在儿童开始运动后被发现,当孩子注意到被动和主动旋转活动减少时确诊 [2,3]。桡尺骨融合的症状包括前臂旋前和旋后活动受限,通常无疼痛。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似乎与伴有父系遗传的X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 [1]。桡尺骨融合也可继发于创伤,并被认为可能与桡骨头后脱位有关 [1]。

影像学观点

建议进行前后位及侧位前臂和肘部X线检查,以评估近端桡尺骨融合。可见骨性或纤维性融合,以及桡骨增宽弯曲、尺骨变窄变直,以及可能存在桡骨头脱位或畸形。具体分型根据先天性近端桡尺骨融合的Cleary分型[2,3]: 类型I为纤维性融合,且桡骨头解剖位置正常;类型II为骨性融合,且桡骨头解剖位置正常;类型III为骨性融合,同时伴有桡骨头发育不良且向后脱位;类型IV为短骨性融合,同时伴有向前脱位、呈蘑菇状的桡骨头。

预后

治疗选择包括观察或手术干预。对于无症状或单侧病例,最常见的治疗方式是观察。当畸形严重或双侧并明显影响活动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切除融合并进行软组织填塞来恢复前臂主动旋转,但前臂旋转的增量通常较小且容易复发。或可采用前臂旋转矫形截骨术,将前臂置于更具功能性的姿势。此手术通常可改善前臂位置及患者功能,且复发率较低 [4]。手术干预存在再次融合、筋膜间室综合征或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 [5]。

关键信息

先天性近端桡尺骨融合是一种罕见疾病,导致近端桡骨和尺骨融合,进而造成旋转活动范围减少。影像学检查可显示骨性或纤维性融合,并可出现桡骨头脱位。治疗包括观察、融合处切除或前臂旋转矫形截骨术。

 

已获得患者用于发表的书面知情同意。

鉴别诊断列表

先天性近端桡尺骨融合
正常变异
桡骨头脱位
骨软骨瘤

最终诊断

先天性近端桡尺骨性融合

图像分析

icon
左前臂的前后位放射学影像显示在近端桡骨与尺骨之间存在一小段骨性融合。
icon
左前臂的侧位X线片显示桡骨近端与尺骨之间存在一小段骨性融合(y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