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交叉综合征:MRI检查所见

临床病例 22.08.2005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33岁,男性
作者: JC Le Van An, P Valadier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这位患者是一名工业工人,他的工作需要反复进行手腕屈伸动作,已有数月的前臂慢性疼痛病史。

影像学表现

患者是一名工业工人,工作中需要反复进行腕部屈伸动作,呈现数月的前臂慢性疼痛病史。进行MRI检查后发现,在拇长外展肌腱与拇短伸肌腱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交汇处周围存在腱周水肿,并伴有腱周强化。该腱周炎位于交叉点处,并向近端延伸了数厘米。

病情讨论

交叉综合征是一种特异性的前臂疼痛性疾病。最早由 Velpeau 于 1841 年描述,在文献中也被称为“捻发性腱周炎”、“划桨者腕”、“交叉综合征”、“皮下肌炎”、“吱吱腕”、“怪物前臂”和“拇长展肌综合征”等。它常见于那些需要反复腕关节屈伸活动的人群。 拇长展肌与拇短伸肌(第一背侧伸肌腱鞘区)的肌腹,与包绕桡侧腕长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肌腱(第二背侧伸肌腱鞘区)之腱鞘之间的摩擦,被认为是交叉综合征的病因。其症状包括疼痛、水肿、发红、触诊压痛,以及在腕关节屈伸时出现摩擦音或捻发感。 MRI 显示交叉综合征可出现腱周水肿,环绕第二和第一伸肌袖带,始于交叉点(距 Lister 结节近端 4-8 厘米处)并向近端延伸。注射钆剂后可见腱周增强。 在 60% 的患者中,通过休息、非甾体抗炎药以及使用护具,症状可于 2-3 周内缓解。对于对治疗无反应的患者则需考虑手术治疗,可行腱鞘切除和拇长展肌的筋膜切开术。

鉴别诊断列表

前臂交叉综合征

最终诊断

前臂交叉综合征

证书

对不起,我没有看到您提供的需要翻译的具体英文内容。如果您需要翻译,请提供要翻译的英文文本,我们会尽力为您完成准确的中文翻译。

图像分析

轴向 T1 加权自旋回波

icon
轴位T1加权自旋回波
icon
轴位T1加权自旋回波

轴向脂肪抑制T2 SPIR

icon
轴位脂肪抑制 T2 SPIR

轴向T1加钆增强

icon
轴位T1加钆对比增强
icon
轴向T1序列(钆对比剂注射)
icon
轴位T1加钆对比增强
icon
轴位T1钆增强

冠状位 T1 加钆增强

icon
冠状位 T1 加钆增强
icon
冠状位 T1 序列钆增强扫描

解剖图片

icon
解剖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