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呈现了三个病例,阐述了第5跖骨基底部的正常变异及创伤。
我们报告了一例 13 岁男孩在踝关节创伤后出现第 5 跖骨基底部及骨突骨折的病例。同时提供了更多关于该部位正常解剖结构和骨折的示例,以提醒临床注意将正常结构与该区域病理改变相混淆的可能性。
在这个区域发生骨折的机制通常是由于强力的足内翻,导致第五跖骨基底部发生撕脱性骨折。临床评估通常采用渥太华规则(Ottawa rules)(Steill 等人),该规则最近在一项系统性综述(Bachmann 等人)中也有所讨论。只有在出现特定问题时(例如第五跖骨基底部的压痛)才会常规申请中足部位的影像检查。然而,第五跖骨通常包含在踝关节的侧位片中,因此即使临床上并未怀疑,也可以在侧位片上发现明显的骨折。 我们的病例是一例穿过第五跖骨骨突和基底部的较罕见骨折。后续的片子显示,单纯的基底部骨折表现为皮质横断性骨折线,并伴有软组织肿胀。最终的片子则显示了正常的骨突,可以看到在基底部有纵向透亮线。放射学的重要特征在于:骨折通常横向穿过基底部,而骨骺线是纵向的。这些骨折通常与腓骨短肌肌腱在应力作用下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骨折并非“Jones”骨折。Jones 骨折发生在跖骨近端干部,而非基底部,也与腓骨短肌肌腱的撕脱无关(Rodgers)。应当对 Jones 骨折进行正确区分,因为这类骨折往往需要手术干预。在这一部位避免误诊至关重要,以免导致不必要的治疗,并且在出现 Jones 骨折时,可根据要求进行后续随访。
第五跖骨基底部附骺骨折
对不起,当前没有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
根据所提供的足部 X 光片,可见右足第 5 跖骨基底部区域存在骨质结构的异常表现。具体特点如下:
1. 在足部外侧(第 5 跖骨基底部)可观察到皮质中断,呈近似横断或轻度斜行的透亮线,伴随局部软组织肿胀征象。
2. 对比正常解剖变异:儿童及青少年的第 5 跖骨基底部可出现与骨干走向平行的纵形透亮线(系骨骺板位置,亦称为骺 apophysis),与真实骨折并非同一走向。
3. 未见明显累及第 5 跖骨干近端或明显征象提示 Jones 骨折(该部位通常出现在第 5 跖骨干近端与干骺端交界区)。
4. 未见明显其他跖骨或跗骨骨质异常,可见部分软组织肿胀,但范围相对局限于外侧足跖部区域。
结合患者年龄(13 岁,骨骺发育尚未完全闭合)、受伤机制(外翻或扭伤可致第 5 跖骨基底部受力过大)及影像学特征,可能的诊断或鉴别诊断包括:
1. 第 5 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最常见于足外翻或踝关节扭伤,腓骨肌腱牵拉造成基底部撕脱,骨折线呈横断或斜行,并可伴随软组织肿胀。
2. 正常骺板(Apophysis)或骨骺:儿童和青少年在此区域可见生长板,纵向透亮线与骨干走向平行,而并非真正骨折线。
3. Jones 骨折:通常累及第 5 跖骨近端干-干骺端交界处,骨折线可横断或稍倾斜,但更远离关节,并非仅局限于骨基底部的撕脱部位;此处骨折易血供不足,需与撕脱性骨折鉴别。
综合患者的年龄、临床症状(外伤史、足外侧疼痛与压痛)、影像学证据(第 5 跖骨基底部横断性骨皮质中断并伴软组织肿胀),最可能的诊断为: 第 5 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经骺板部位的非常规撕脱),而非 Jones 骨折。
1. 治疗策略
- 保守治疗:多数单纯的撕脱性骨折可考虑石膏或支具固定,限制负重 4~6 周,以利愈合。对骨折线无明显移位或移位轻微者,可选择保守治疗;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愈合进展。
- 手术治疗:如骨折块移位明显、骨折线不稳定,或合并影响关节面的骨折,则需要骨科会诊并评估手术内固定的指征。
- 观察与随访:定期复查 X 光,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及骨骺发育情况,确保未出现畸形愈合或延迟愈合。
2. 康复与运动处方(FITT-VP 原则)
• F(Frequency,频率):建议在拆除石膏或支具并确认稳定愈合后,每周进行 3~4 次的康复训练。
• I(Intensity,强度):起初以轻度负重和低强度本体感觉训练为主,避免剧烈冲击。随着疼痛缓解和骨折愈合稳定,可逐渐增加负重及力量训练强度。
• T(Time,时间):每次训练时间可控制在 20~30 分钟,视疲劳度和疼痛情况适度调整,并在间隔日休息或进行低强度活动。
• T(Type,类型):可包括以下步骤:
(1) 简单的踝关节主动活动和足趾屈伸活动;
(2) 温和的平衡及本体感觉训练(如单脚站立、平衡垫训练);
(3) 渐进性的腓骨肌群力量训练(弹力带外翻练习等);
(4) 最后阶段可尝试慢跑、跳跃等功能性训练,但需在医生或理疗师指导下进行。
• V(Volume,运动总量):从低到中逐步增加,每次根据痛感及疲劳度及时作调整。
• P(Progression,进阶):密切观察局部疼痛和肿胀反应,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与强度。青少年骨骺未闭合时需注意避免过度负荷,防止二次损伤。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 如果出现足部剧烈疼痛、明显肿胀或运动后疼痛持续加重,应及时复查。
- 根据骨折愈合进程和个人体力状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保持足部支撑稳定性,在恢复阶段可穿戴护具或支撑性鞋靴。
- 青少年因骨骼尚在发育,需特别关注畸形愈合和骨骺损伤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参考,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意见。如有任何疑问或病情变化,请及时就医或咨询专业医生。
第五跖骨基底部附骺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