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有双侧颞下颌关节疼痛和不适病史的患者接受了磁共振检查。
患者长期以来在双侧颞下颌关节(TMJ)出现轻微疼痛和弹响声。最近几个月症状加重,主要在左侧。此外,患者还抱怨张口时功能受限。因此,她被转诊至我们机构进行磁共振(MR)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双侧颞下颌关节的关节盘均存在前移。张口时,右侧关节盘能够复位,而左侧关节盘仍处于移位状态。同时还观察到双侧关节积液。
颞下颌关节(TMJ)的内部紊乱是一种以 TMJ 关节盘的位置异常为特征、关节盘与关节面之间关系异常的病症。它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在女性中比男性更为常见。该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韧带松弛、关节盘后区撕裂、创伤以及退变过程均可能是促成因素。只有 20-30% 的患者会出现症状,而在这些有症状的患者中,只有一部分人会进一步进展到出现严重的骨质改变。相比部分盘移位,完全盘移位更易出现症状。 关节盘移位可分为单向或多向、部分或完全,并可在张口时伴有或不伴有关节盘复位。最常见的单向前方盘移位表现为在闭口时矢状位图像上,关节盘后带位于 “11 点钟位置” 的前方。矢状位扫描同样可显示单向后移位(关节盘后带位于 “13 点钟位置” 的后方),这是最少见的盘移位类型。单向横向移位(向外侧或内侧)并不常见,在冠状位图像上,当关节盘的外侧或内侧边缘超出髁突头的边缘即可诊断。多向移位(前内侧和前外侧)并不少见,其特征是同时表现出各单向移位的征象。 关节盘移位可分为部分移位和完全移位。部分移位时,关节盘仍与髁突关节面保持接触;而当这种接触关系消失时,盘移位则为完全移位。当张口时移位的关节盘重新回到髁突与关节面之间的正常位置,这种现象称为盘复位或盘回纳。在多向移位中,关节盘可能在一个或两个平面上复位,也可能不复位。如果没有盘复位,则提示附着点、关节囊及韧带的损伤更为严重。 关节盘移位可导致盘以及骨质的退行性改变,包括盘形态和信号强度的改变、关节盘穿孔、骨下硬化、囊形成以及骨赘形成。对于无症状的关节盘移位无需治疗;通过使用口内夹板及抗炎药物可以减轻疼痛和功能受限。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外科手术如关节盘折叠术以及带植入物的全关节盘切除术等,可能改善临床状况。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
(无内容可翻译)
本次MRI检查针对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TMJ)进行扫描。影像上可见关节盘(盘状低信号结构)分别在不同层面及不同开口状态下的位置变异。主要发现包括:
基于患者的既往病史(双侧颞下颌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及影像学表现,可考虑以下诊断或鉴别诊断:
结合患者年龄、女性偏高发病倾向、双侧关节疼痛史以及MRI所示关节盘前移位的形态学改变,最可能的诊断为:
“双侧颞下颌关节内部紊乱(关节盘前移位)”,目前以部分或完全前移位为主,可伴有一定程度的盘复位障碍。
基于FITT-VP(频率Frequency、强度Intensity、时间Time、类型Type、进阶Progression)原则,康复可包括:
在训练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疼痛反应;如出现明显功能障碍或疼痛加剧,应及时复诊。患者需注意避免过度咬合用力(避免坚硬食物、减少过度张口动作),以防进一步损伤关节。
本报告基于现有的病史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师的诊断与治疗意见。若有任何疑问或症状加剧,请务必及时前往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