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大症(Forestier氏病)

临床病例 28.05.2006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72岁,男性
作者: Authors: Rajagopal S, Pfleiderer A G.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72岁男性,出现轻度咽喉不适,后咽壁可触及明显骨质坚硬肿块,经检查证实是由累及颈椎前方的大量骨赘形成所致。

影像学表现

72 岁男性因咽喉不适到耳鼻喉科就诊。未出现吞咽困难、呼吸道症状或颈部僵硬及疼痛的投诉。他通过饮食控制糖尿病,并接受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治疗。耳鼻喉科检查唯一发现的异常是后口咽壁正中线处存在明显光滑的骨性隆起。颈椎侧位 X 线显示在颈椎前缘从 C2 至 C6 有“流动”样骨化。

病情讨论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DISH)或Forestier氏病是一种非炎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在脊柱前外侧部位发生韧带钙化。它对中轴骨骼具有明显的倾向,但也可累及外围部位,例如髌周韧带、跟腱附着处、足底筋膜和鹰嘴。   胸椎受累最为常见,发生率达99%,而颈椎受累发生率为75%。男性比女性更常见且更为严重。然而,其病因尚不明确,但高胰岛素血症(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肥胖、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以及长期使用异维A酸等被视为重要的危险因素。   DISH患者通常无症状,但可表现为颈部僵硬和疼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异物感甚至喘鸣 (3)。   DISH的诊断完全基于放射学表现和异常,采用Resnick和Niwayama(2)所描述的标准:a)在至少四个相邻椎体的前外侧出现连续的钙化和骨化,伴或不伴椎体-椎间盘交界处的局部尖形突起;b)受累椎体节段的椎间盘高度保持相对完好,且无广泛的退行性椎间盘病变的放射学改变,包括真空现象和椎体边缘硬化;c)无小关节突关节骨性强直以及骶髂关节侵蚀、硬化或骨性融合。   DISH的治疗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只有在症状明显时才考虑手术切除过度骨化。

鉴别诊断列表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大症(DISH)(Forestier病)

最终诊断

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DISH)(Forestier氏病)

证书

没有检测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颈椎侧位X线片显示流动样骨赘

icon
颈部侧位X线片显示连续性骨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