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患者出现了与胸锁关节病变相关的症状。胸锁关节参与多种不同的病症。影像学在解决这一具有挑战性的诊断难题中起着关键作用。
三位患者因胸锁关节病变就诊。病例1和2分别为一名60岁女性和一名51岁男性,均表现为单侧胸锁关节受累。病例3为一名68岁女性,双侧胸锁关节受累。炎症指标略有升高,但白细胞计数在所有病例中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未建议患者进行骨扫描。胸锁关节的普通X线片难以解读,因此进行了CT检查。超声检查显示关节周围软组织增厚,能量多普勒扫描证实关节周围软组织内血管新生明显,提示存在活动性滑膜炎。CT被证明是最具信息价值的成像工具。通过无增强的薄层(1mm)扫描并进行冠状重建,发现受累关节被增厚的周围软组织包裹,关节间隙变窄,并且在锁骨和胸骨两端可见骨侵蚀或骨下囊肿。关节周围存在新生骨形成,而在病例2中,发现了累及右侧锁骨内侧的骨质增生。病例1和3中,锁骨远端均出现前向半脱位,而在病例2中则出现了锁骨远端向上半脱位。病例1和3在CT引导下对胸锁关节进行了活检,结果显示“非特异性炎性组织”,排除了肿瘤,培养结果为阴性。病例2接受了MR成像检查,结果显示关节间隙两侧的骨髓水肿和关节积液。注入钆剂后,关节周围软组织呈现明显强化,证实存在滑膜炎。
胸锁关节(SCJ)是指锁骨内侧端与胸骨之间的一个滑膜性、可动性关节。两块骨端覆盖有纤维软骨,并由一个关节盘分隔。关节周围有关节囊,并由多条韧带加强。胸锁关节有高度活动度,既随呼吸活动,也随肩关节复合体(肩胛肱骨)的活动而运动。胸锁关节病变并不罕见,患者可能出现前胸壁、肩或颈部的疼痛,而在该关节处加压通常可以诱发与自主疼痛相同的症状[1]。许多疾病实体可影响胸锁关节,包括银屑病及其他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病、感染、创伤和恶性肿瘤。胸锁关节周围富含骨附着点(entheses),这可能解释了为何它常成为脊柱关节病的靶点[1]。涉及胸锁关节的脊柱关节病的分类存在混乱和争议[2],应将其视为一系列具有重叠临床和放射学特征的疾病谱。此疾病谱中包括SAPHO综合征和慢性复发性多灶性骨髓炎(CRMO)[2,3]。仅根据形态学特征无法确定病因。组织学检测和关节穿刺培养可能无助诊断,亦不存在可区分脊柱关节病与其他胸锁关节病变原因的可靠血清学检测。影像学在排除可能可治疗的病变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胸部覆盖的结构所限,普通放射摄影对于评估胸锁关节疾病的作用有限。超声检查可显示关节积液,而能量多普勒扫描可确定滑膜炎的存在。骨显像可评估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CT/MR检查可显示骨侵蚀并有助于区分炎性关节病与骨髓炎。MR可提供有关骨髓、关节积液和滑膜炎的信息。CT可提供良好的骨质和软组织细节,并可进行多平面重建。CT也是进行胸锁关节引导活检的首选方式。典型的退行性改变如软骨下硬化、关节面不平整以及骨赘的出现,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50%的发生率[4]。退行性关节病中也可能出现锁骨内侧端半脱位,据信与韧带损伤有关[1]。因此,退行性和炎性改变可能同时存在。炎性改变包括锁骨及胸骨软骨下囊肿/侵蚀,伴或不伴硬化边缘,这取决于病变进程的侵袭性[4]。影响胸锁关节的各种疾病实体在影像中的表现存在相当大的重叠,仅凭形态学特征难以诊断病理。因此,诊断胸锁关节病变时应从临床角度出发[2]。若发病急骤,应考虑炎性原因和化脓性关节炎,尤其需要排除可呈慢性胸锁关节病变表现的结核。放射科医师的主要作用是排除感染和恶性肿瘤,而CT引导下活检是最佳手段。完成此操作后,在试图明确某种前胸壁综合征时,应尽量使用“炎性关节病”这一术语。
胸锁关节炎性关节病
没有检测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根据提供的胸锁关节CT及MRI图像,可见:
结合患者60岁女性的基本情况、临床症状及上述影像学特征,可考虑以下可能诊断:
综合患者年龄(60岁)、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所示关节面硬化及微小囊变改变,最可能的诊断倾向于
退行性(变性)胸锁关节炎,伴有一定程度的炎性改变。若后续实验室检测(如血沉、C反应蛋白、结核菌素试验等)以及病理排除了感染和肿瘤,则基本可确定为退行性与炎性因素并存的胸锁关节疾病。
如需进一步排除结核或细菌感染,建议行CT引导下活检(或关节穿刺)以明确有无病原体或其他异常细胞学改变。
康复和运动应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的原则,具体可参考以下方案:
在执行任何运动时,应警惕胸锁关节及肩关节的疼痛、肿胀与活动度异常。若出现严重不适或合并其他心肺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或调整方案。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为基于提供的影像与病史所作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的面对面诊断及专业医生的意见。若有任何进一步疑问或症状加重,请及时就医,以获得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胸锁关节炎性关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