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离断性骨软骨炎(OCD)

临床病例 26.10.2006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12岁,女性
作者: Alessandro Sias, Antonella Balestrieri, Carola Politi, Giorgio Mallarini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12岁女孩的膝盖疼痛

影像学表现

一名12岁女孩的疼痛迅速加重。在普通膝关节X线片未见异常后,进行了膝关节MRI检查。

病情讨论

Osteochondritis dissecans 是一种关节疾病,主要影响软骨下骨,并对关节软骨产生继发性影响 (1)。随着病程进展,该病理在临床上可能表现出与关节软骨完整性相关的症状。   在小儿和青年运动员中,该病的发病率正逐渐升高,部分原因被认为与更早及更具竞争性的运动参与有关。   青少年和成人的 osteochondritis dissecans 的病因仍不明确。 该病理可能在临床上出现与关节软骨完整性相关的症状。早期体征(关节软骨整体仍完整时)可能与软化现象及软骨力学性能的改变有关。后期阶段,由于失去软骨下的支撑,可能出现关节软骨剥离、软骨瓣、游离体、炎性滑膜炎、持续或间歇性关节积液,严重时可出现继发性关节退变。   青少年的离断性骨软骨炎病灶通常比较稳定,而当关节面的完整性尚在时,通过停止重复的冲击负荷可进行非手术治疗,并有自发愈合的潜力。   磁共振成像可能有助于对病灶愈合潜力的早期预测。 儿童和青少年的离断性骨软骨炎 (OCD) 的治疗取决于病灶的稳定性以及表面软骨的状态。   在选择并推荐手术干预时,需要权衡非手术干预的应用以及对关节软骨稳定程度和自发康复潜力的评估。   一些作者认为,在 T2 加权像中片段后方出现的高信号线提示存在滑液,并表明病灶不稳定 (2,3);而较新的报告指出,这种高信号线可能是由血管肉芽组织所致,可能代表修复反应 (4, 5)。 其他作者 (6) 则仅在 T1 加权像上可见软骨破损时,才将 T2 高信号线视为不稳定性的预测指标,因此,在 OCD 片段后方出现的高信号线并不总是意味着不稳定。

鉴别诊断列表

离断性骨软骨炎

最终诊断

离断性骨软骨炎

证书

(无翻译内容)

图像分析

冠状位 PD 加权 SPIR 图像

icon
冠状位PD加权SPIR图像

矢状位T1加权图像

icon
矢状位T1加权图像

矢状位T1加权图像

icon
矢状位 T1 加权图像

矢状位T1加权像

icon
矢状位 T1 加权图像

冠状位质子密度加权SPIR图像

icon
冠状位 PD 加权 SPIR 图像

矢状面 PD加权 SPIR图像

icon
矢状位PD加权SPIR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