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4岁女性在小腿远端前外侧区域(靠近腓骨远端干骺端)出现一个柔软有弹性的肿块,该肿块在过去12个月内缓慢但持续地增大。患者既无外伤史,在临床检查时也无疼痛。
一名44岁的女性,表现为在小腿远端前外侧出现一个柔软但实体存在的肿块。X线检查显示存在软组织肿块。使用1.5T的MRI扫描仪进行检查,包括T1加权自旋回波(SE)、PD加权快速自旋回波(TSE)、T2加权梯度回波(GE)和GE-STIR序列,并在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进行扫描。 在T1加权图像上,该肿块与骨骼肌相比信号均匀且呈高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上,病灶呈高信号且轻度不均匀。 组织学检查显示,该肿瘤由细胞丰富的Antoni A区和细胞较少的Antoni B区构成。Antoni A区可见波浪状核带状排列,被嗜酸性胞质分隔;Antoni B区则组织结构较为松散,并伴有空泡样变性。
施旺瘤是一种孤立的良性周围神经鞘瘤,比神经纤维瘤略微少见,尽管它约占所有良性软组织肿瘤的5%。最常见于20-30岁的患者,男女发病率相当。施旺瘤的另一个特征是它具有由外神经膜(epineurium)构成的真正包膜。实际上,施旺瘤在外神经膜内的生长会形成包裹,从而有利于成功切除。相比之下,源自神经束的神经纤维瘤很少具有包膜,且无法与受累神经分离。 此外,当施旺瘤累及大神经时,其肿块常以偏心方式相对于受累神经存在,神经被推移至肿块外周。而在小神经中通常不会出现这一特征:与神经纤维瘤相似,小神经的施旺瘤可能会破坏其来源神经。事实上,神经纤维瘤通常位于神经的中央,但是也能破坏神经。此外,神经纤维瘤可累及头颈部的脊神经根和交感神经根,以及上下肢屈侧表面的神经(尤其是尺神经和腓总神经)。 施旺瘤在组织学上的标志是存在Antoni A和Antoni B区。Antoni A区更具组织性,由排列成短束或交织束的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而Antoni B区细胞密度较低,组织结构相对松散,含有更多黏液样疏松组织和高含水量。此外,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中,这些病灶也可检测到S-100蛋白阳性。病理学分析显示,施旺瘤呈梭形,肿块与进入和离开肿瘤的神经相连。除神经附着点外,病灶在触诊时通常可自由活动。而在累及大神经的肿瘤中,这种活动受限通常沿受累神经干的长轴存在。 施旺瘤通常是孤立的,并且具有非侵袭性特征,包括生长缓慢、体积较小(<5cm)。此外,除非肿瘤较大,一般不会出现疼痛和神经学症状。施旺瘤的常规治疗是外科切除。在手术中切开外神经膜后,通常可将受累神经与肿瘤分离,从而保留原发神经及其功能。当完整切除将导致神经切除时,可以进行肿瘤的部分切除。即使在不完全切除后,施旺瘤复发也不常见,而恶性转变更是极为罕见。 在MR成像上,施旺瘤在T1加权像上表现为与骨骼肌信号相似的等信号,在T2加权像上则为信号稍高且略显不均匀。遗憾的是,这些信号强度的模式并不具特异性。然而,提示周围神经鞘肿瘤的一些特征包括分脂征(split fat sign)、束状征(fascicular sign)和靶征(target sign)。其中,靶征的特点是中央低信号、边缘高信号;而束状征则是指在神经源性肿瘤和正常神经中可见到束状结构。这些体征通常见于良性病变。
腓总神经神经鞘瘤
(无英文内容可供翻译)
来自超声与MRI的图像显示,病灶位于小腿远端腓骨远端干骺端附近的前外侧区域,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根据超声表现,病灶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或略微不均,表现为低回声或稍减低回声。MRI上,病变在T1加权像上信号与肌肉相近(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加权像及脂肪抑制序列上呈高信号,边缘清晰可见。病灶与周围软组织分界较好,形态圆钝,部分序列可见瘤体内略有信号不均匀性。该部位软组织肿块与周围肌肉、腱膜无明显粘连迹象,且在部分切面可见瘤体偏心地贴近神经走行位置。总体而言,形态、信号特点及位置提示其为来源于神经鞘或神经周围的良性病变可能性大。
根据患者年龄(44岁)、临床表现(生长缓慢、无明显疼痛或其他神经症状)及影像学所见(T1等或稍低信号、T2高信号、包膜清晰、偏心分布等),可考虑以下潜在诊断:
整合患者的年龄、临床平稳的病程(逐渐增大但无明显疼痛或功能障碍)和影像学特征(边界清晰、神经偏心、T2高信号良性表现),最可能的诊断为神经鞘瘤(Schwannoma)。但若需进一步明确组织学性质,可在手术中或术前行穿刺活检,以获得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S-100蛋白等)最后确诊。
治疗策略:
术后或保守康复方案:
若进行手术,应根据术后局部恢复情况制定运动和物理治疗方案。若暂不手术,保持轻度功能训练,避免局部过度刺激和碰撞。
运动处方示例(FITT-VP 原则):
在康复训练中,需密切注意任何异常疼痛或神经症状,如麻木、刺痛或肌力下降等。若出现明显不适或异常,应及时就诊评估。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基于所提供的病史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面对面诊查及专业医生意见。患者应结合实际病情和专科医生的建议进行最终诊疗决策。
腓总神经神经鞘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