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海姆-切斯特病

临床病例 07.02.2007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42岁,女性
作者: S. Semlali, M. Mahi, A. El Kharrass, M. Benameur, N. Aziz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42岁女性因慢性且进行性骨痛就诊。

影像学表现

患者有一年渐进性四肢骨痛、运动时呼吸困难及体重减轻10千克的病史。影像学检查显示该病导致骨质改变,表现为股骨、胫骨、腓骨及肱骨干骺端的双侧对称性硬化灶(图1)。膝关节CT扫描可见干骺端及骨骺区溶骨性病变(图2)。膝关节MRI检查显示股骨、胫骨及腓骨干骺端及部分骨骺的正常骨髓被浸润性病灶替代,于T1加权像(图3)呈低信号,于T2加权像(图4)呈中等信号,且无对比增强,邻近软组织正常。进行外科骨活检后,组织学检查显示组织细胞伴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组织细胞CD68阳性、CD1a阴性。结合该免疫表型及形态学特征,高度提示Erdheim-Chester病。胸部X线及胸部CT扫描显示肺纤维化(图5)。开始给予泼尼松龙40 mg/天联合阿霉素治疗,维持了6个月以上的相对稳定,随后出现症状和呼吸功能的恶化。

病情讨论

Erdheim-Chester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罕见散发性全身性组织细胞增多症。1930年,Chester报告了两例他称之为“脂类肉芽肿病”的病例。两名患者在下肢干骺端部位出现对称性硬化,其中一例还出现了骨外受累(1)。在光学显微镜下,很难区分Erdheim-Chester病和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这两种病变都由多核巨细胞及组织细胞构成(1)。鉴别诊断依靠免疫组化检测;CD1a和CD68分别是朗格汉斯细胞和Erdheim-Chester病的特异性标志物。虽然Erdheim-Chester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它具有肿瘤性特征,可能与组织细胞的单克隆增殖有关(2)。这种黄色肉芽肿样病变会浸润骨组织,但也可浸润中枢神经系统、眼眶、内脏、后腹膜以及浅表软组织。确诊时年龄范围为7至84岁,男女患病比例为1:3。最常见的表现为骨痛,其次是尿崩症、突眼、后腹膜包块以及肺或心脏受累(1, 3, 4)。诊断Erdheim-Chester病的关键在于识别其在四肢骨骼干骺端骨髓中出现对称性硬化病变的典型表现。X线检查显示本病的典型骨改变,在股骨、胫骨、腓骨、肱骨、桡骨和尺骨等长骨的干骺部位可见双侧对称性的硬化病变。四肢骨的MR检查可见正常骨髓被浸润性病变所取代,累及长骨的干骺部以及部分骨骺区域。这种病变在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3)。治疗选择多样,包括皮质类固醇、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和手术等(1)。整体预后很难判断,因为已有报道的病例数量非常少,但据报道从初次诊断到死亡的平均生存期为32个月。主要死亡原因包括呼吸窘迫、肺纤维化和心力衰竭(3)。

鉴别诊断列表

埃尔德海姆-切斯特病

最终诊断

埃尔德海姆-切斯特病

证书

(无内容可翻译)

图像分析

膝关节前后位 X 线片

icon
膝关节前后位X线片

冠状面MPR CT扫描

icon
冠状面多平面重建CT扫描

股骨的轴向CT扫描

icon
股骨轴位 CT 扫描

膝关节冠状位 T1 加权成像

icon
膝关节冠状位 T1 加权影像

冠状位T2加权像

icon
冠状位 T2 加权像

胸部X线片

icon
胸部X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