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旁囊肿表现为膝前肿块

临床病例 07.02.2007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39岁,男性
作者: Heffernan EJ, Alkubaidan FO, Yee WC, Munk PL.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 39 岁男性因位于髌腱外侧的一处无痛性肿块进行评估,接受了左膝的磁共振成像检查。

影像学表现

一名 39 岁男性,主诉其左膝前方出现一个逐渐增大的无痛肿块,位于髌腱外侧。体检发现该肿块质地较硬、不可移动,大小约 2 厘米,覆盖其上的皮肤外观正常,病变无压痛。 进行了 MRI 检查。矢状位成像(图 1)显示外侧半月板前后角的水平撕裂。此外,还在撕裂的半月板前方发现一个较大的(5 厘米)、分叶状高信号病灶,占据了大部分 Hoffa 脂肪垫,与半月板旁囊肿相吻合。冠状位 FSE T2 脂肪抑制成像显示该高信号结构内有多个薄的分隔(图 2)。在横断面质子密度脂肪抑制成像(图 3)上,可见囊肿穿过外侧髌韧带,紧邻髌腱,延伸至膝关节前方的皮下脂肪中。

病情讨论

1904年首次描述了半月板旁囊肿 [1],人们认为其形成是由于滑膜液通过半月板的微小和宏观撕裂挤出所致,而这些撕裂在每个病例中都存在 [2]。在膝关节的MR检查中,它们经常被识别到,报告的发生率约为4%,且并不少见地无症状 [3]。患者可能表现为可触及的肿块,而非关节内部紊乱的症状。早期文献显示外侧半月板旁囊肿的发生率比内侧囊肿高3至7倍,然而更近期的研究表明内侧半月板囊肿更为常见 [4]。对于这一矛盾数据的解释理论之一认为,外侧半月板旁囊肿的患者更可能接受成像检查,因为膝关节外侧软组织相对缺乏,使得这些囊肿更容易被患者和医生触及 [3]。 MRI能够很好地显示半月板旁囊肿的大小和起源 [5]。它可以将这些病变与其他关节旁囊性病变(如腱鞘囊肿及滑囊)区分开来。在MRI上,半月板旁囊肿通常表现为界限清晰的液体集合,常伴有内部分隔,邻近于半月板水平撕裂。有时,半月板旁囊肿内出血可能会改变病变的信号特征。该囊肿还可能沿着组织间隙扩散至更远部位,在这些情况下,需要识别与囊肿相连的蒂,以便将其与其他囊性异常区分开来 [5]。与外侧半月板相关的半月板旁囊肿最常见于其前部,而内侧囊肿往往位于半月板体部和后角 [5]。当患者出现肿胀或疼痛时,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处理半月板旁囊肿。目前公认的标准干预方法为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并进行关节内囊肿引流 [1]。

鉴别诊断列表

半月板周囊肿。

最终诊断

半月板旁囊肿

证书

对不起,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相关英文内容。如果您需要翻译,请提供具体的原文。

图像分析

图1

icon
图1

图2

icon
图 2

图3

icon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