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脓肿伴跟骨局灶性骨髓炎

临床病例 26.03.2007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76岁,男性
作者: Ganeshan D, Anand D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76岁糖尿病男性患者因顽固性右足溃疡被转诊至血管外科医师。初始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进一步进行MRI检查后,显示跟腱脓肿并跟骨局灶性骨髓炎。

影像学表现

一名76岁的糖尿病男性患者,由其全科医生转诊至血管外科和骨科医生,因其右脚慢性溃疡长期对治疗无效。临床检查显示,在右脚跟部有一个直径3厘米的溃疡。患者在足跟部存在一定程度的感觉丧失,足背动脉搏动无法触及。右脚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随后进行的MRI检查显示,溃疡位于跟骨后部表面。在跟骨后外侧骨髓内可见一处约1厘米的异常信号改变;T1序列上呈低信号,T2及脂肪抑制序列上呈高信号。注入钆对比剂后,该区域出现增强,提示与炎症变化或局灶性骨髓炎一致。 此外,位于溃疡部位下方的跟腱外侧一半部分呈明显破坏。T1图像显示,大部分腱组织被弥漫性中等信号所取代,仅在内侧可见少量正常的低信号纤维。T2图像显示该区域呈高信号。在注入钆对比剂后,跟腱周缘可见环状增强,跟腱明显扩大,影像学表现提示跟腱内存在较大的脓肿。随后对患者进行了手术清创,并给予了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病情讨论

大多数足部感染见于患有足部溃疡的患者,而这些足部溃疡是由糖尿病、血管疾病或神经病变等诱发因素导致的。糖尿病患者因次发于糖尿病的血管供应受损而更易发生足部感染。局部创伤和/或压力(通常与因神经病变导致的感觉缺失有关),再加上微血管病变,可导致多种形式的糖尿病足部感染。糖尿病足部感染的范围,从简单的浅表蜂窝织炎到慢性骨髓炎不等。行走时,皮肤溃疡常发生在压力最大的部位,最常见于跖趾关节的跖面,尤其是第一和第五跖趾,第一趾,以及足跟。这些部位的肌腱往往位于发生溃疡的骨性隆起之上,仅由皮肤和一薄层皮下组织覆盖。随着软组织感染的进展,细菌可能侵入并最终导致长期慢性感染,进而破坏肌腱。 在软组织感染的情况下,了解邻近骨骼和肌腱是否受感染极为重要,因为这会影响治疗方案。普通X线检查是最常进行的初步检查。然而,它无法发现骨髓炎的早期病例,从而导致诊断的相当延误。放射性核素检查更敏感但特异性较低。此外,这两种检查都无法显示肌腱受累的范围。在这方面,MRI对于诊断肌腱感染和骨髓炎最为有用。当肌腱与邻近皮肤溃疡或蜂窝织炎直接接触时,出现环形肌腱周围对比增强高度提示肌腱感染。在跟腱的情况下,由于没有腱鞘,严格来说应称为腱旁炎而非腱鞘炎。 与肌肉组织相比,在T1加权图像上出现局灶性等信号或低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上呈液体等信号,并在钆增强T1加权图像上呈现环形增强,这提示脓肿可能存在。如果存在骨髓炎,在T1加权图像上将显示局灶性骨髓信号减低,在脂肪抑制T2加权图像和快速自旋回波短τ反转恢复图像上信号增强,在钆增强脂肪抑制T1加权图像上可见骨髓增强。治疗包括使用合适的抗生素以及手术清创。

鉴别诊断列表

跟腱脓肿伴局灶性跟骨骨髓炎

最终诊断

跟腱脓肿伴跟骨局灶性骨髓炎

证书

目前没有检测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右脚核磁共振检查

icon
右足的磁共振成像

STIR图像

icon
短T1反转恢复(STIR)图像

T1加权图像

icon
T1加权图像

T1图像显示跟腱脓肿

icon
T1图像显示跟腱脓肿。

增强后扫描

icon
对比增强扫描